2021年4月28日廣東省商務廳發布家政服務7項省級地方標準和6項合同范本,標志著廣東家政服務已有完整標準體系。標準發布后,對行業都有哪些影響,要如何落實?帶著這些疑問,4月29日,深圳市都市頻道現場記者采訪了中國母嬰護理行業標準制定機構,深圳市家家家母嬰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業專家,來看專業人士是怎么說的吧!
在家家母嬰,記者采訪到了家家母嬰學院院長王紅女士,同時也是深圳市特聘母嬰護理專家和母嬰護理員考評員。
王紅女士表示:標準對于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它就像一把"標尺",能夠有效規范行業的服務行為,行業前行。在廣東省地方標準發布前,服務是否規范,主要起決于企業的自律。省級地方標準發布后,企業借助標準,就可以不斷校正自身的經營管理行為,提高家政服務的質量層次,增加優質家政服務供給。家政服務員對照標準,可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規范自身的服務行為,提升客戶的滿意度水平。
本次地方標準的一個核心亮點是《家政服務合同管理規范》。王紅女士告訴記者說:《家政服務合同管理規范》不僅明確了家政服務合同簽訂的主體、形式、內容,也對合同的履行、簽訂、糾紛處理及合同管理機構等進行了規范。該規范還在附件中提供了家政勞動合同、勞務合同、三方合同、中介合同等范本,有助于規范家政企業的合同管理,保障利益相關者的基本權益,促進我省家政服務合同范本的推廣使用。
記者還采訪了家家母嬰集團副總裁艾小雄先生。艾小雄先生表示:由于家政服務市場準入門檻低,市場上存在一批在場所、管理、人員、資金、服務等方面都還不夠成熟的企業;也存在一批技能、素質不符合要求的家政從業人員,致使家政服務行業消費者認可度整體偏低。
本次發布的7項地方標準,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家政服務員都有明確的要求。比如,《家政服務企業培訓管理規范》對培訓師資、培訓內容和培訓實施程序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有利于推動企業規范內部培訓,包括崗前培訓和回爐培訓。
家家母嬰作為母嬰護理產業聯盟的理事長單位和中國母嬰護理行業標準制定機構,擁有10年母嬰服務經驗和8年培訓辦學經驗,一直以來注重對自身以及聯盟專業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的打造和推進。依靠良好的行業背景和資源,借助十年來服務過數萬位母嬰客戶的完整經驗,總結成中國母嬰護理行業的高端服務標準,推出了獲得行業廣泛認可的母嬰標準,以及對于從業人員不少于60小時的崗前培訓制度和每年定期的回爐培訓制度,為母嬰服務行業標準化做出了貢獻。
在記者采訪時,正好遇到前來家家母嬰面試月嫂的孕媽鐘女士。鐘女士表示:之所以選擇家家母嬰的月嫂,是因為家家月嫂APP平臺的信息非常透明,通過APP平臺就可以對月嫂的服務技能、性格、信用、客戶評價、以及服務價格有一個比較清晰地了解。通過平臺就可以很容易地篩選出幾個比較滿意的意向月嫂,后通過線下面試,終找到符合自身需求,滿意較高的月嫂。
家政省級地方標準除了對家政企業的制度建設、場所、財務能力、人員管理、服務能力、管理能力等進行評價外,該標準一方面突出性,增加了對企業創新能力的要求,如研發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引進先進技術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則突出前瞻性,如產業融合能力、產教融合能力等。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廣東省家政服務地方標準,推動“南粵家政”工程高質量發展,家家母嬰將全力配合各級政府,產教融合,不斷優化企業經營發展模式,加快家政服務業標準化、專業化和規范化建設,推進行業整體高質量發展,并依托公司雄厚的行業資源,整合了一大批全國優秀的婦幼健康專家,建立了全程一體化的母嬰護理模式。滿足產后現代女性對年輕、時尚、美麗、健康的渴望,為新生兒健康、快樂、智慧成長提供多重保障。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