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幼兒配方奶粉注冊制度實施以后,加上消費升級浪潮襲來,使得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從“安全、品質之爭”進入到了“全產業鏈之拼”的時代。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等第三方觀察人士則向《五谷財經》表示,未來誰能更好地占領“技術創新”的高地,并把全產業鏈布局“做實打穩”,誰就能成為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弄潮兒。
率先“下血本”自建牧場的奶粉企業
十幾年前,國內市場對乳制品的需求出現井噴態勢,然而,牛犢從養殖到產奶需要較長的周期,短期內奶源“供不應求”,“產奶”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消費者“喝奶”的速度。
大部分乳企只能從養殖戶手中收購奶源,一度出現“搶奶”的情況,有的乳企退而求其次,以進口大包粉為原料,還原加工成為乳制品。換言之,十余年前,國內乳業基礎薄弱,產業鏈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從創立之初,便與奶牛“打交道”的飛鶴,不僅懂得“牛勞牛饑”,也深知這一產業模式的弊端,更超前地看到了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因此,“做一罐好奶粉,必須從好的奶源抓起”便在飛鶴人的腦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當其他乳企都在做品牌、搶市場的時候,只有飛鶴在“下血本”建牧場。
據悉,早在2007年,飛鶴便開始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建設超大型牧場,一邊“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向國際模范牧業“學習問道”,率先引進國際先進的養殖技術和擠奶設備。
飛鶴自建奶源之初,國內大規模奶牛養殖場仍處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級階段,受限于諸多現實條件,當時牧場飼養的方式還很粗放,只能“有什么就喂什么”。
但飛鶴是一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好”的企業,為了保證入口飼草料安全可控,并保證奶牛營養和奶源品質,在2009年,飛鶴開始探索更精細、更科學地管理奶牛的飲食。
飛鶴特別打造了專屬牧草種植基地,從種植、收割的源頭著手,把控青貯的質量。從此,奶牛的飲食從“有什么吃什么”,向“需要什么就吃什么”轉變,堪稱“質的飛躍”。
集中精力打造“2小時生態圈”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安全性和新鮮度,幼兒配方奶粉更是如此。
在戰略上“先知先覺”的飛鶴又集中精力打造“2小時生態圈”的產業集群模式,先在牧場,通過全自動化設備采集鮮奶,并將鮮奶在十分鐘內降低至4℃;然后通過全封閉的低溫運輸車,將原奶運至飛鶴的全自動化生產工廠,全程不超過兩個小時。大程度保證了幼兒配方奶粉的新鮮與營養。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副理事長、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加工委員會副主任顧佳升告訴《五谷財經》,牛奶里的生物活性物質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用衛生的方法和溫和的手段,才能大程度地降低對牛奶活性物質的傷害,從擠奶到加工不到2小時,提供了留住活性的可能性,具有產業健康發展導向作用。
“新鮮奶粉是優質乳工程的一個核心內涵,我們用自己新鮮的牛奶加工出來的奶粉,當然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王加啟表示,從評價結果看,飛鶴的幼兒配方奶粉在脂肪和蛋白的含量連續兩年高于進口水平。“作為重要的新鮮指標,我們發現如果牛奶受熱程度高,保存時間長,運輸距離遠,糠氨酸的含量就高,就不新鮮,而飛鶴的糠氨酸指標連續兩年都低于600,遠優于進口產品。”
俗話說的好“沒有好,只有更好”,在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的飛鶴,仍在不斷突破自我。
2019年,飛鶴與中國農科院奶業創新團隊簽約共同建立了“飛鶴幼兒配方奶粉全產業鏈創新中心”,提升牛奶及奶粉“新鮮、功能”的品質。
上述項目開展兩年以來,飛鶴在北緯47度開辟多塊試驗田,研發試種了近百個品種,遴選出近10個品種進行大田觀察;在牧場建設上,飛鶴積極改進良種奶牛繁育、養殖管理和養殖技術,一頭奶牛的305產奶量相比2013年時上漲了3.05噸。
如今,飛鶴的自有牧場早已實現了精細化和信息化,在飼草料種植、自有奶源地建設、奶源自給率等方面率先實現《奶業振興意見》2020年目標。
飛鶴打造的中國幼兒配方奶粉行業條完整的產業鏈,開啟了中國幼兒配方奶粉的全產業鏈時代。
飛鶴從一粒種子、一棵牧草開始,掌握奶粉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生產優質奶源,終達到產品的安全健康,營養鮮活,以扎實的產業積淀、穩中求變的創新精神,不斷豐富產業的內涵及外延,推動產業上下游的高度協同與質量發展。這既是飛鶴“十余年磨一劍”的成果,也是飛鶴“一飛沖天”的底子。
飛鶴北京幼兒奶粉銷售額
3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早已“萬事俱備”的飛鶴又率先升級全產業鏈新鮮乳粉標準體系,全面推進“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草-牛-奶-粉的品質再次蛻變升級,將以更高企業標準、強大科研實力、高端產品品質領跑行業。
劉亞清直言,這既是對優質乳工程的致敬,也是堅守科技創新的體現,并希望飛鶴抓好機遇,進一步地做強做優,堅持"一貫好奶粉"的品牌承諾。
基于此,飛鶴才能贏得眾多消費者的口碑,4月18日,在飛鶴優質乳全產業鏈新鮮成果發布會上,沙利文對外披露了其調查數據,2020年,飛鶴在北京幼兒奶粉市場零售銷售額。
為何在“強手如林”的幼兒配方奶粉行業,飛鶴就能“獨領風騷”呢?
對此,朱丹蓬等第三方觀察人士告訴《五谷財經》,憑借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飛鶴實現了戰略先行,專注技術創新高品質奶粉、打造超級大單品,從而奠定了在行業中的王者地位,“奶粉行業競爭的內核是品質和品牌,由品質和品牌雙輪驅動的企業及行業發展才能更健康、更持久。”
據悉,國家衛健委公布的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將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實施,與舊國標相比,新國標的主要變化包括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可選擇成分等做出更明確嚴格的規定,規定根據幼兒月齡提供更精準的營養元素。這對更好地滿足中國幼兒的營養健康需求、有效保障幼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性,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基于新國標更為嚴苛的品質標準,奶粉企業在原料選用、供應鏈、研發能力、生產能力和檢驗能力等各方面都要提高,生產管控更嚴格,檢驗更精準,才能生產出既符合國標又能滿足寶寶全面營養需求的安全產品,因此,龍頭企業將是大的受益者。
飛鶴積極健全基礎研發的長期投入機制,搭建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平臺,聯合朱蓓薇院士成立中國家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與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共建“幼兒配方奶粉全產業鏈創新中心”,深入開展涉及飼草育種、牧業養殖、原料攻關等多種形式的產業創新和技術研發,帶動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飛鶴對品質的不懈堅守,對標準的更高追求,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才能在收入“高基數”的前提下,繼續實現快速增長。
“飛鶴的增長勢頭強勁,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占率繼續提升,”安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從2016年起,飛鶴選擇了46個一二線城市重點開拓,除了云南、廣東、上海、湖南,其余地區均已做到市場份額。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