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防控不是單一的黃曲霉毒素。近年來,田間產生的霉菌毒素,例如嘔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伏馬毒素的污染持續上升和加劇。
霉菌毒素嚴重影響奶牛健康, 也是制約奶牛高產穩產的因素之一;
霉菌毒素也是影響奶牛繁育水平和泌乳天數的因素之一;
霉菌毒素吸附劑/脫霉劑, 不能處理多種毒素。
一、霉菌毒素產生的原因
01
認識霉菌毒素
什么是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霉菌產生的有毒次級代謝產物。與奶牛飼料相關的霉菌主要有鐮刀菌霉、曲霉菌、霉菌、交鏈孢霉、麥角菌等。
發霉的玉米(圖片來源;乳業資訊網)
發霉的作物肉眼可見。但是, 霉菌毒素的污染是無法用肉眼和感官來評判,需要通過檢測來判定。
例如,從感官上來看,以下三組玉米的質量有些差異。但是,這三組玉米被霉菌毒素污染的水平及風險,無法通過感覺來判斷。必須要通過科學的檢測,才能了解霉菌毒素的污染數值,進而規避風險。
(圖片來源;乳業資訊網)
三組玉米的檢測結果顯示:右邊組嘔吐毒素(DON)含量為3400ppb、玉米赤霉烯酮(ZEN)<25ppb;中間組嘔吐毒素(DON)含量為510ppb、玉米赤霉烯酮(ZEN)75ppb;左邊組嘔吐毒素(DON)含量為100ppb、玉米赤霉烯酮(ZEN)<25ppb。
ppb是液體濃度的一種單位符號,為十億分之一。舉例來說,1ppb相當于32年中的一秒鐘,或者是32kg沙子中的一粒沙仁。
霉菌毒素的分類。根據霉菌毒素的產生渠道,可分為田間霉菌毒素和儲藏霉菌毒素。儲藏霉菌毒素主要有黃曲霉毒素(AFB1)、赭曲霉毒素(OTA)。田間毒素主要有嘔吐毒素(DON)、T-2毒素 、蛇形毒素(DAS)、玉米赤霉烯酮(ZEN)、伏馬毒素(FUM)。
田間與儲藏階段兩大類霉菌毒素都存在,也就是說條件適宜就可產生毒素。例如霉菌毒素已經在田間產生,但是存貯不當毒素會繼續累積。
02
霉菌毒素污染從哪里來?
影響霉菌毒素產生的因素很多,農作物品種,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施肥、灌溉、播種等耕種方式都會對霉菌毒素的產生造成影響。另外,收獲季節的天氣狀況、作物的成熟度也會對霉菌毒素的產生有影響,例如2020年東北收獲玉米的季節,由于臺風影響倒伏現象嚴重,這些因素都會加劇對霉菌毒素的污染,特別是田間產生的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
黃曲霉毒素主要來自倉儲過程,通風不暢、溫度高、濕度大等因素會造成黃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提升。
03
田間霉菌毒素的危害不斷增加
田間霉菌毒素的危害不斷加劇與氣候和現在的耕作方式有關。
翻耕法
免耕法(圖片來源;乳業資訊網)
青貯玉米的種植方式由以前的翻耕法變成現在的免耕法,耕種方式的改變對霉菌毒素的含量產生很大的影響,美國報道顯示,從翻耕方式變為免耕方式嘔吐毒素從315ppb上升到1220ppb。另外,溫度變化、干旱洪澇災害、溫室效應都會增加田間霉菌毒素污染的風險。
二、2020年百奧明公司奶牛飼料霉菌毒素污染普查結果
01
2020年奶牛飼料檢測毒素種類及方法
毒素種類:2020年共檢測奶牛飼料中的18種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4種、玉米赤霉烯酮、單端孢霉烯類毒素B族5種、A族4種、伏馬毒素3種和赭曲霉毒素。
檢測的方法:LC-MS/MS串聯質譜法。
檢測原料:TMR、玉米青貯、苜蓿、燕麥及稻草、精料、花生粕、DDGS、麩皮、豆粕、玉米霉菌毒素普查(2020年秋季玉米)。
霉菌毒素檢出限值:霉菌毒素水平超過設定數值即判定為陽性樣品。黃曲霉毒素(Afb)設定值為0.5 ppb、玉米赤霉烯酮(ZEN)設定值為10ppb、嘔吐毒素(DON)設定值為10 ppb,伏馬毒素(FUM)設定值為10ppb。
02
陽性檢出率
2020年奶牛飼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陽性檢出率比例顯示,含有5種以上毒素的飼料占了49%,未檢出毒素的只有百分之14%,也就是說86%的飼料原料都檢出了毒素。
TMR及粗飼料中霉菌毒素的陽性檢出率 ……
TMR及粗飼料中霉菌毒素的陽性檢出率
可以看出,需要特別關注和防控玉米青貯和TMR日糧的霉菌毒素毒素污染。
精飼料霉菌毒素的陽性檢出率 ……
精飼料霉菌毒素的陽性檢出率
精料中,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風險很大。對于豆粕來講大的霉菌毒素污染風險為玉米赤霉烯酮,麥麩大的霉菌毒素污染為嘔吐毒素。DDGS中嘔吐毒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風險都很大,花生粕的大污染風險為黃曲霉毒素。
03
飼草料污染的具體數值
TMR 及粗飼料污染水平 ……
污染TMR的霉菌毒素主要是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因此實際生產中,需要特別關注和防控玉米青貯的嘔吐毒素污染。
TMR及粗飼料污染水平(ppb)
主要精飼料原料毒素污染水平 ……
黃曲霉毒素對花生粕的污染非常嚴重;米赤霉烯酮在精料和DDGS中存在的風險較高;嘔吐毒素在精料、DDGS、麥麩中存在較高的風險,這些都是需要在實際生產中需要引起關注的。
主要精飼料原料毒素污染水平(ppb)
實際生產中奶牛飼料霉菌毒素的風險防控參考值 ... ...
牧場實際生產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霉菌毒素污染到底達到多少,就有可能對奶牛的生產造成影響?百奧明公司根據全球范圍內的科研實驗,以及牧場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總結歸納如下:
奶牛飼料霉菌毒素風險防控參考值 (ppb)
國標規定,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的上限值是10 ppb, 玉米赤霉烯酮的上限值是500ppb,嘔吐毒素的上限值是 1000 ppb。這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范圍,實際生產中,如果玉米赤霉烯酮超過200ppb就會帶來生產方面的一些問題,特別是繁殖問題。黃曲霉毒素的污染超過4ppb時就需要引起關注。例如,國標規定牛奶中黃曲霉毒素M1 的含量上限為0.5ppb,但是很多乳企的標準比國標嚴格,可能到了0.2ppb或 0.1ppb 就發出預警,因為多種毒素的協同效應會加劇單一毒素的風險.。
三、霉菌毒素對奶牛生產的危害
現在人類已知的霉菌毒素有600多種,危害奶牛生產的主要霉菌毒素有黃曲霉毒素,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而采食量、毒素種類、毒素污染時間、奶牛的生產階段、奶牛的舒適度等因素與霉菌對奶牛的危害程度有關。
01黃曲霉毒素的危害
由于黃曲霉毒素能致,所以國家要強制檢測牛奶中黃曲霉毒素M1。黃曲霉毒素還能造成肝損傷、肝出血,引發肝,降低牛群免疫力等危害。黃曲霉毒素B1在牛奶中的轉化率為1%-6%。飼料中的黃曲霉毒素B1通過瘤胃微生物被轉換成M1,進而在牛奶中殘留。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王加啟的團隊的實驗證明,黃曲霉毒素能顯著降低生鮮乳中的蛋白乳脂率、乳脂肪率。
霉菌毒素的協同效應 ... ...
某牧場送檢樣品中,飼料的黃曲霉毒素B1為2.97ppb遠低于國家標準,為什么實際生產中牛奶中的黃曲霉毒素M1含量超標呢?這就是多種霉菌之間的協同效應的結果。雖然黃曲霉毒素的含量較低,但是由于嘔吐毒素和玉米赤烯酮的含量較高,導致牛奶中的黃曲霉毒素M1含量超標。
為什么國家不強制檢測牛奶中的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殘留量呢?因為,這兩種毒素在牛奶中的轉化率非常低,玉米赤霉稀酮的轉化率0.03%-0.05%,嘔吐毒素的轉化率為0.016%。(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王加啟的團隊的報道)
02嘔吐毒素的主要危害
破壞腸細胞:正常的的情況下腸道細胞是由緊密結合蛋白連接,嘔吐毒素進入腸道后首先破壞緊密結合蛋白,造成細胞之間產生裂縫,進而導致營養的滲漏。同時,一些有害微生物(劇毒的產氣莢膜梭菌)也能從裂縫中進入腸道,大量產氣莢膜梭菌的增殖,降低腸絨毛高度和導致腸道細胞死亡。
損害免疫功能:70%的免疫系統存在于腸道中,即便是嘔吐毒素含量很低,經過長時間積累也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傷害。
造成成母牛的腹瀉, 血便,降低營養物質吸收:鈉葡萄糖轉運載體負責水分和葡萄糖吸收。嘔吐毒素會影響鈉葡萄糖轉運載體的功能,進而造成腹瀉, 血便,嚴重時糞便中可以看到腸粘膜。同時降低營養物質的吸收。
降低絨毛高度:嘔吐毒素降低了絨毛高度之后,營養吸收就大打折扣,飼料的轉化率變差。
對美國約40000頭奶牛的調研數據顯示,當奶牛飼料中嘔吐毒素濃度高于1000ppb時,奶牛的干物質采食量降低、牛奶產量降低、牛奶中的體細胞數增加、乳房炎比例上升。Obremski et al (2009)
嘔吐毒素對牛奶產量的影響… ...
美國的相關報道顯示,當嘔吐毒素的濃度為400ppb時,每頭牛每天的奶量下降了1.35公斤。
美國對300個牧場,5萬牛泌乳牛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嘔吐毒素含量超過900ppb時,每頭牛每年的奶量下降了726公斤。
霉菌毒素影響奶牛高產穩產的因素之一 ……
霉菌毒素對瘤胃微生物的危害
霉菌毒素首先危害的是瘤胃微生物,霉菌毒素進入到體內之后,它會改變瘤微微生物的區系,降低瘤胃的功能和活力,因此影響揮發性脂肪酸產量及蛋白質合成,進而降低生產水平。
發霉導致玉米中代謝能值損失5-25%,還能破壞谷物中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顯示,發霉谷物的維生素B1損失率為49%,Vitamin B3的損失率為25%,賴氨酸的損失率為45%,總氨基酸損失率為21%。但是營養師在做配方的時候不會考慮這些損失, 導致實際生產中很難達到理論配方的目標。
霉菌毒素危害肝臟功能
肝臟是牛奶重要的代謝器官之一,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謝都在肝臟中進行,肝臟還擔負著為其他組織提供營養、解毒等功能。
奶牛泌乳期開始后,葡萄糖成為合成乳糖和乳蛋白的主要原料,據試驗計算,每產1升乳糖含量為4.8%的牛奶,需消耗50g葡萄糖,為滿足泌乳需要奶牛從兩個來源獲得營養:飼料和體儲。
如果日糧中的能量不夠,奶牛會通過糖異生合成一些葡糖糖,來彌補一些能量, 90%以上的糖異生是在肝臟中完成。霉菌毒素可以造成肝臟功能受損,肝臟功能受損之后糖異生的合成受到影響,而且糖異生對脂肪的代謝非常重要。因此,霉菌毒素會加劇圍產期的風險(例如酮病, 脂肪肝等)。
03玉米赤霉烯酮的主要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的分子結構與雌激素非常接近,它與受體結合之后容易引起雌激素效應,因此,玉米赤霉烯酮會引起不明原因的流產或早產、發情紊亂、卵巢囊腫、繁殖性能下降、乳腺腫大、陰道脫出/陰道分泌物等問題。
有數據顯示,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為250ppb是就能引起子宮病變。因此可以得出,霉菌毒素也是影響奶牛繁育水平和泌乳天數的因素之一。
四、霉菌毒素的防控措施
防控是從田間到牧場的綜合體系,排除氣候的原因,需要人為做到以下幾點:
原料采購把關,外購飼料或原料時需索要霉菌毒素檢測報告,并進行牧場自檢;
選擇霉菌毒素輕微污染或污染程度符合國家標準的飼料及原料;
做好飼料庫房科學管理;定期檢查飼料,霉變飼料及時挑除防止霉菌擴散;
科學制作青貯,定期進行毒素檢測;保證良好的青貯窖界面管理,避免二次發酵;
做好TMR 日糧的制作管理、食槽管理等,做到勤推料,避免發熱、發霉及二次發酵;
保持食槽、TMR 設備、水槽等清潔衛生,避免牛群采食發霉日糧,可以合理使用脫霉劑產品。
01選擇使用脫霉劑產品的注意事項
除了管理措施以外,必要時可選擇一些脫霉劑來降低風險。市面上脫霉劑種類很多,主要分為無機吸附劑、有機黏土、有機吸附劑等。
另外,在實際生產中不能只防控牛奶中黃曲霉毒素M1,因為嘔吐毒素是影響奶牛高產和穩產的因素之一,玉米赤霉烯酮是影響奶牛繁育水平的因素之一,霉菌毒素是加劇圍產期風險的因素之一。因此,應該考慮多種霉菌毒素之間的協同效應,要做到全面防控黃曲霉毒素、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稀酮,建議選擇能夠全面處理多種毒素的生物脫毒劑。
02怎樣判定吸附劑產品的好壞
評判吸附劑的好壞主要考察低污染和高污染水平下的吸附率,絕對吸附量,吸附穩定性,吸附養分的量,胃腸液中的吸附效果,重金屬、二惡英含量,飼喂效果等指標。
霉菌毒素吸附劑的缺點… ...
吸附劑不能吸附所有毒素!
對于黃曲霉毒素來講,絕大多數吸附劑的吸附效果都不錯,但是對于嘔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力較差,這是個事實。因此吸附劑不能吸附所有毒素。國外的報道顯示,絕大多數吸附劑特別是礦物吸附劑,對黃曲霉毒素的吸附力能達到90%以上。而對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力20%-40%,嘔吐毒素的吸附力小于10%。由于分子結構不同,因此一種吸附劑不能吸附所有的毒素,所以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分別有效處理。
國內市場蒙脫石類、酵母細胞壁類、復合型脫霉劑和生物酶解劑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混亂,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另有國內外研究顯示,有很多吸附劑不僅吸附掉毒素還吸附掉了營養,這樣使用吸附劑之后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因此需要注意脫霉劑產品對毒素處理的同時,對營養吸收所帶來的的負面效果,良好的吸附劑是需要有嚴格的測評。
以百奧明的百毒清脫霉劑為例,第三方檢測顯示每噸飼料添加2公斤百毒清,對維生素的吸附率為2%,這個比例是在合理范圍之內的,可以忽略不計。
03霉菌毒素發展趨勢--生物降解霉菌毒素
大部分吸附劑對黃曲霉毒素有很好的吸附效果,那如何吸附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呢?目前前沿的方式就是生物降解。就是利用酶的作用把有毒的霉菌毒素變成無毒的代謝產物。
生物降解特異性很強,一種酶降解一種毒素,而且過程不可逆轉,專門降解不可被吸附的霉菌毒素。而且降解產物對環境、動物及人類安全、無害。百奧明公司開發的霉菌毒素降解酶,是從牛的瘤胃液中提取出來的。
對嘔吐毒素的生物降解… ...
降解嘔吐毒素的酶是脫環氧基酶,原理是將環氧基生物轉化為二烯雙鍵。
淋巴細胞增殖實驗結果顯示,嘔吐毒素(DON)降解成無毒的DOM-1,毒性降低了386倍。
淋巴細胞增殖實驗
對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降解… ...
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降解原理為,酯酶打開了玉米赤霉烯酮的內酯鍵,脫毒后的代謝產物在動物體內不會產生雌激素效應。而且體外試驗證明,降解后的產物不會與雌激素受體結合,不會造成繁殖障礙。
百奧明脫毒產品得到“歐洲食品安全局 EFSA”認證... ...
04百霉清脫毒劑的應用效果
瘤胃微生物數量增加:使用百霉清的效果顯示,每頭牛每天的飼料添加15克百霉清,奶牛瘤胃的微生物數、淀粉降解菌、纖維降解菌的數量都比不添加時有所增加,微生物活力增加,瘤胃功能得到改善。
飼料消化率提高:使用百霉清后,日糧NDF消化率由52.5%提高到57%以上,據數據統計NDF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相當于奶量增加0.25千克,百霉清對提高奶牛產量有幫助。
牛奶質量和產量均得到提升… ...
使用百霉清后,牛奶中沒有檢測到黃曲霉毒素M1,且日產奶量提高了1.6L、乳蛋白水平也明顯提高。
使用百霉清后牛奶中未檢測到黃曲霉毒素M1
牛奶產量測試實驗
乳蛋白含量測試實驗
添加百霉清后體細胞一直維持在20萬以下,但是對照組在夏天熱應激階段,體細胞急劇上升。因為嘔吐毒素可以破壞機體的免疫力,奶牛免疫力下降,容易被病原體入侵,進而造成體細胞上升。
百霉清降低了體細胞
奶牛繁殖率得到改善… ...
繁殖率是牧場在實際生產中非常關注的問題,使用百霉清后奶牛的受胎率提升、三次以上配種的比例降低、無返情率提升、產后首次配種時間縮短。德國某牧場使用百霉清兩年后,產后懷孕的時間間隔從142天縮短到117天。
肝臟功能得到顯著改善… ...
使用百霉清后,奶牛的肝臟功能得到改善,肝臟功能有利于糖異生的合成,因而能制造更多的葡萄糖,進而降低圍產期的能量缺口,有助于降低圍產期的風險(酮病、脂肪肝)。
奶牛飼料受到多種霉菌毒素的污染,特別是近年來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及對生產造成的危害處于上升趨勢。霉菌毒素的防控,不是單一的針對黃曲霉毒素。
由于幾種霉菌毒素分子結構的差異,國內外大量的試驗證明,吸附劑對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很差。
在選擇使用處理霉菌毒素產品時,建議選擇能夠同時有效處理黃曲霉毒素,嘔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霉菌毒素脫毒劑產品,盡可能地減少多種霉菌毒素對奶牛生產的危害。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