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高庫存
“,都在消化庫存。”
到年關,庫存成為市場和渠道關注的核心點,有的品類庫存緊缺要補貨,有的品類庫存“高筑”,令人頭大。就是后者,且說庫存“高筑”一點也不為過。
“很多品牌都存在老效期問題,進口品2019年、國產2020年,庫存壓力大。”一位山東渠道朋友向母嬰反饋道,“目測2021年代理商會以大活動處理庫存、活動力度不會低于2020年。”
但是打折活動后,效果會如何呢?
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尤其以2020年一季度為代表,上升到了一個高峰值,是近五年及未來幾年都難以企及的高度。“這一波過后,很難再有如此高的關注度了。”
而市場表現也證明,2020年Q3和Q4季度開始回落,導致2021年開年高庫存。除了一些庫存管理做得好的渠道,或是新生渠道沒有“包袱”之外,很多渠道都叫苦不迭。
為什么會有這么高的庫存?
從影響庫存的兩個關鍵因素“進口”和“出口”來看。
庫存“進口”環(huán)節(jié),遭到了品牌商的壓貨,上游不斷加嗎,把貨物轉移到渠道商的倉庫中。
而從庫存“出口”環(huán)節(jié)看,因為門店不專業(yè)、不會賣、不重視,以及消費者購買轉向線上等因素,實際并沒有動銷出去。
“渠道的期待值太高,而動銷率太差,導致庫存太多了。”只進不出,貨物就被“積壓”在倉庫里,就像堵塞的水管只堵不疏。
02釜底抽薪
當然,也不是不“疏”,門店、社群、朋友圈、直播間等地方都成為清庫存的“特賣場”。
先,在消費者看來,依然是“非剛需”。
盡管“防治未病”提了那么多年,大量的消費者依然沒有認知,這是一項巨大的教育工程,把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里,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大量的面銷機會,日復一日的說教和宣導,才有可能做到。不但強化的重要性,還要給他們提供解決方案。
而疫情導致大量的消費者不進店,失去了面銷和教育的機會,直接導致動銷受阻。
種種歸因導致不動銷,庫存大。可以預見2021年,市場壓力會很大,當然,機會和可上升空間也值得期待。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