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知乎上有個熱搜問題引起筆者的注意:如果將縣級城市計入城市排名,它們能排在什么位次,屬于幾線城市?
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對于母嬰產業鏈上的不同角色,都會有不小的啟發意義:
于品牌商而言,尤其是奶粉品牌,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升,深耕區域市場儼然成為趨勢,了解各個縣級行政區域的經濟實力,尤為重要;
于渠道商而言,不論是代理還是門店,如果能夠精準把握所在縣市居民的消費水平,那么在選品、營銷策略的選擇上,就會事半功倍。
所以,答案究竟是什么呢?
頭部強縣堪比二、三線城市
為了清楚了解頭部縣市的經濟實力,筆者特意找出2020年“百強縣名單”和“中國城市GDP百強排行榜”,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在“百強縣名單”中,排名前五的縣市2019年GDP均超過2000億元,排名前二的昆山、江陰更是超過4000億元。
這是什么樣的概念呢?
筆者對照產值跟城市排行榜比較后,發現以昆山和江陰的GDP實力,完全可以在地級市中排在56~59名之間——昆山要高于貴陽和太原,江陰也只是略低一點點。
要知道,貴陽和太原兩座城市,不僅躋身于二線城市,還是省會城市。
排在“百強縣名單”的3~5名,雖然只有張家港能擠進城市百強的末尾,但晉江和常熟,距離城市百強的“老幺”阜陽,相差也不是很大,妥妥的三線城市沒跑了。
此外,在“百強縣名單”中,2019年GDP產值超過千億的縣市有34個,其中有12個縣市的GDP年產值超過筆者的家鄉——五線小城市山西晉城。
百強縣的經濟實力可見一斑。
不容小覷的縣級母嬰消費
這些百強縣,除了擁有堪比地級市的經濟實力以外,消費水平同樣不容小覷。
上周,筆者在走訪浙江市場的時候深有感觸,像金華市的義烏、東陽,溫州市的樂清、蒼南,均在“百強縣名單”榜上有名。
據了解,這些縣市都有著各自的支柱產業,或許是皮草、或許是電器、或許是家具,并且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很好地帶動了當地居民的就業,經濟水平自然就上來了。
相對應的,當地居民的消費水平也與市區相差不大,甚至在個別縣級市,比如金華的義烏,居民消費能力比市區還要強。
或許你會說,百強縣只是少數,強過市區的頭部強縣更是特例,但,縣級母嬰市場的消費能力,是忽略不了的。
這一點,從飛鶴的崛起便可見端倪。
身為中國奶粉品牌當之無愧的“一哥”,飛鶴就是起勢于縣級市場,在通過深度分銷模式深耕縣級市場的時候,飛鶴在每個縣,開發的可不止一家經銷商。
在之后,想要深耕區域市場的奶粉品牌,都開始側目地代、縣代,尤其是縣代的挖掘,花費不少精力。
為的是什么?
不就是縣級母嬰市場不容小覷的消費能力嘛!!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