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粉的成功破圈,也將液態羊奶帶火了。
但一直以來,品類優勢鮮明的液態羊奶卻聲勢微弱,廣闊的液態奶市場,牛奶多年來一直占據優勢。
液態羊奶破圈的關鍵在哪,想要從壁壘森嚴的牛奶陣營中爭食份額,需要突破哪些阻礙?針對此,我們對液態羊奶這個品項進行了抽絲剝繭的分析,以期撥開迷霧,在問題中尋找液態羊奶新的發展機遇
1、奶源、成本困局,如何解?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早在2019年,中國乳制品的消費規模已突破4000億元,預計到2024年總體消費規模將突破5500億元。作為乳制品消費增長的核心點,液態奶的消費總額將進一步攀升。
選牛奶,還是羊奶,這個二選一的問題將直接擺在我們面前。
從價格上來看,液態羊奶普遍比牛奶貴,且保質期更短。常溫羊奶的單價主要集中在4-11.6元,而常溫牛奶的單價則多半在2.5-6.5元之間。保質期方面,羊奶一般為28-40天,高也只能達到180天,而牛奶則能進行長達半年至一年的保存。
長期居高不下的價格,無疑將消費者推向性價比更高的牛奶。而這背后反映的是奶羊養殖規模小、分布散、生產加工水平參差不一的問題。并且奶羊每年還有多達半年的枯奶期,奶源的不穩定,進一步加劇了成本、價格的高企。
而這些問題在牛奶行業早期發展,也都存在過。隨著養殖技術、牧場規模化進程的提升,產奶量獲得提高,由此促使國內牛奶企業正開始大步邁向“黃金十年”。而液態羊奶是否能向牛奶一樣,迎來蓬勃的發展,關鍵還在于能否深化養殖技術的改進,建立起規模化的養殖農場,以量大優質的奶源降低價格。
2、拿什么與牛奶拼?
說到牛奶,大家都會想到各種全脂牛奶、脫脂牛奶、有機牛奶、舒化奶、兒童奶等,種類多得讓人不知從何選起。
但提到羊奶,除了主打零蔗糖的純羊奶,就是加了煉乳,口感味道稍好的調制羊奶,此外,就別無選擇了。
更難過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液態羊奶根本買不到!如果足夠幸運的話,興許能在某些高端超市中看到液態羊奶的蹤影。
其實選擇單一的背后,更多的是反映了行業同質化嚴重、渠道單一等問題。企業對液態羊奶的不走心,加上企業規模小,融資難,沒有足夠的錢和精力,創新便自然成了空中閣樓。
或許,要打破目前“工廠生產什么,消費者就買什么”的現象,還得解決液態羊奶企業的盈利問題。畢竟,品類創新、渠道的鋪設都需要專業的團隊、足夠的現金流支撐。
3、龍頭品牌在哪里?
長期以來,蒙牛、伊利、光明穩坐牛奶市場銷量總額的前三的龍頭企業,新希望、君樂寶、三元奮力直追,牛奶的競爭賽道上從不缺少優秀的競爭者。
在品牌建設上,更是不惜重金邀請明星代言、節目冠名、影劇植入、IP打造等。如伊利為了將有機牛奶的概念深入人心,不惜巨資邀請歌壇天后王菲擔任代言人,更是冠名熱播綜藝節目《我是歌手》,來不斷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而在液態羊奶中,大部分的品牌都缺乏宣傳意識,缺乏曝光度。近年來,一些品牌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發力營銷,如小羊乖乖攜手北京衛視,贊助熱播綜藝《辣媽辣么美》),卓牧通過電商直播、明星帶貨、戶外廣告投放等多重形式來增加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來但畢竟這些都是少數。
主要原因還得歸結于行業內集中度低,市場體量小的品牌根本玩不動這些“燒錢”的游戲。但是,品牌建設難道就別無選擇了?
正所謂你走你的陽光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精準營銷也可以是液態羊奶的下一個突破口。通過微博熱搜來自制話題,邀請KOC和KOL在小紅書等各個內容平臺上,進行分享種草等都是可實行的傳播路徑。
雖說液態羊奶小眾,但忠誠度高,認可度高,這正是液態羊奶的機遇。在行業尚未細分,誰能突破難關,做到專業,誰將優先進入快車道。
當大家都在討論羊奶是否能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時,沒有硬核實力支撐終將是泡沫,因此打造好優質奶源、深化產業鏈布局、夯實品牌建設,成為眾多品牌優先出線的關鍵,何時會誕生龍頭企業?我們拭目以待!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