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用早餐機做一份三明治,提著電熱飯盒去上班,工作時用加熱杯墊給枸杞水保溫,晚上用空氣炸鍋做些零食,用蒸汽熨燙機熨好第二天要穿的襯衫,周末叫三五個好友窩在沙發里看家庭電影......
小家電為“打工人”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也增添了不少新鮮和樂趣。
近年來,隨著“爆品”小家電的不斷出圈,網紅小家電業績迎來大爆發。尤其是今年疫情后,受宅經濟和海外產量銳減的提振,網紅小家電企業業績增長迅速,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
今年雙十二大促期間,家電品牌淘寶官方旗艦店大促期間銷量額普遍上漲,小家電品牌小熊、北鼎、九陽官方旗艦店銷量分別同比增長731.98%、118.96%、150.72%。
在研發創新和渠道整合外,小家電走紅背后的品牌邏輯值得思考。
小家電產品具有占地小、操作簡單、易于學習、價格相對大家電較低等優點,又能解決消費者生活中各方面的痛點,因此較容易成為熱門品類。
并且,需求層面現象級消費產品迭出,基本每年皆有國民級話題產品出爐。前年的馬桶蓋,去年的戴森、摩飛、掃地機器人等成輿論熱議,進一步驗證小家電在大眾消費語境里呈現出加速流行的趨勢,行業景氣度在不斷上升。
基于社交電商的特點,部分企業開始深耕細分領域,通過挖掘消費者的痛點和個性化需求,借助KOL、KOC的影響力,觸達消費者。終靠大量用戶使用后形成的口碑積淀,激發消費者的非計劃性購買需求,實現更高的購買轉化率。
同時,企業反向運用社交平臺積攢口碑,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產品-品牌-銷售的正循環模式。
以小熊為例。在創立之初,國內大家電市場已被格力、美的、海爾等頭部品牌占領,小熊電器另辟蹊徑,從以酸奶機為代表的廚房類小家電做起,之后拓展至生活類小家電,目前布局母嬰電器及個護健康電器。
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小熊電器有400款以上型號產品對外銷售,預計年底還會有150款新品面世。
在品牌層面,小熊電器運用“妙想生活”的品牌理念,從生活中尋找產品設計的靈感,獲得消費者的共鳴和青睞,積攢口碑,獲得網紅種草基因。結合不同平臺的內容玩法,創造有趣、生活化、場景化的話題,并根據消費者生活風格特點、審美偏好劃分不同圈層標簽,放大產品特點和品牌優勢。
與此同時,小熊啟動了以“萌家電”為核心的品牌戰略,萌元素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也為打造品牌IP提供了可行路徑。
小熊電器多個品類的銷量穩步提升,今年更是在打蛋器、電熱飯盒、電烤爐、煮蛋器4大品類奪得全網銷售額前茅。
目前的小家電白熱化競爭局面不可小覷。由于產品制造壁壘較低、社交電商渠道更為開放,高定價產生的超額利潤很容易吸引更多的“搭便車”企業入局。
以“美九蘇”為代表的的傳統家電企業,由于資本雄厚,擴展內容營銷的步伐也在加快。
以九陽為例,公司已入駐小紅書,同時成立專門的內容渠道團隊進行品牌推廣。新推出專注“一人食”領域的子品牌“獨奏”市場反響良好,表明公司打造年輕化品牌形象的進展比預期中更快。
目前,大多數小家電的盈利模式還是在走將好產品打造成爆款的路子,也就是所謂的產品驅動模式。
在行業規模較小的擴張時期,產品驅動的確是企業迅速擴張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小家電產品本身的技術差異不大、生產周期較短,爆款出現后很容易被模仿,從而形成產能過剩的惡性循環。
終企業想要實現穩定盈利,形成競爭優勢,落腳點還是要放在品牌形象的塑造。
年輕人作為小家電市場的主力客群,其消費觀念與需求的轉變,是推動行業前進的源動力。他們尋求產品功能屬性以外的更多附加值,這一特征正在改變小家電產品的傳統屬性。而這些來自需求端的變化,也正驅動著小家電企業進行多維度的創新,為小家電的品牌塑造與傳播提供了契機。
從新消費者來看,多元化場景應用、顏值和實用并存以及生活儀式感和品質感的打造,都是品牌需要關注的營銷重點。
只有從產品驅動真正轉化為品牌驅動,形成堅實的行業壁壘,才能成為這場斗爭中后的勝利者。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