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上海舉行的2020城市推介大會上傳出好信息:上海經濟總量已躍居全球城市第六位(較2019年晉升2位),成為跨國公司進入亞太的主要門戶。
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地區生產總值達3.8萬億元人民幣,在亞洲城市中位居第二、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六,對世界經濟發展的綜合影響顯著擴大。
這是繼上海次躋身全球金融中心前三名后的又一標志性事件,在過去的一年,上海不管是在社會經濟、科研成就、經濟金融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就。
回顧過去:上海成績斐然
一是經濟持續平穩增長
在高基數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2019年上海生產總值增長6%。在大規模減稅降費總額超過2022億元、影響地方收入增幅11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0.8%。新增就業崗位58.9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4.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
二是經濟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53.5件。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產業產值增長17.7%,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長30%以上。平均每個工作日新注冊企業1476戶、增長12%。
三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2.7%,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部分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32.4%。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2%和9.3%,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8年快于城鎮居民。
五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環保投入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保持在3%,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進一步下降,PM2.5年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
展望未來:發展潛力依然巨大
在科研經費支出、金融業增加值、金融市場交易額、口岸貿易等指標中,上海也已躋身全球城市前列:
截至目前,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總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4%,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金融業增加值已超倫敦和東京,僅次于紐約,金融市場交易總額今年有望突破2000萬億元人民幣;上海口岸貿易占全球比重提高到3.5%左右,繼續保持全球大口岸城市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衡量城市吸引外資能力重要標注的指標: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數量,上海也是成績斐然:
迄今為止,落戶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已達758家、外資研發中心已達475家,“世界500強”中已有近四分之一在上海設立了地區總部,上海成為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集中的城市。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實際到位外資155.15億美元,在去年同期增長13%的高基數之上,又同比增長了6.1%,表明外商持續看好上海和中國發展前景。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