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
幼兒輔食產品通常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制作成適合幼兒食用的食品,但一些特殊的“食材”并不適合幼兒。隨著《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的發布,也對輔食企業生產的產品做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
2018年,國家衛健委對《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衛生行業標準公開征求意見,2020年5月,此標準正式發布,并將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中規定了健康足月出生的滿6月至24月齡的幼兒進行輔食添加基本原則和分年齡段輔食添加指導及輔食制作要求,適用于滿6月至24月齡內幼兒輔食添加的營養指導。
對于幼兒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從輔食添加、輔食種類、輔食添加的數量與營養要求、輔食性狀與質地、輔食添加的安全與衛生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規定。
除此之外,幼兒輔食添加常見種類中要求,輔食一般包括七類常見食物,添加應逐漸達到每天攝入七類食物中的四類及以上,而且幼兒每人每天能量和主要營養素供給量都應該符合規定。
標準中還特別提到,輔食應保持原味,12月齡內不宜添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1歲后逐漸嘗試淡口味的膳食。
此次《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的發布,對行業發展也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不僅可以讓寶媽們的輔食喂養做到心里有底,而且讓輔食市場教育有據可依,同樣也規范了輔食企業的產品生產。
輔食作為必須添加的幼兒營養食品,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面對如此龐大和高速增長的市場,幼兒輔食問題卻屢次出現,這就對進入的企業提出了要求,只有能夠生產出高品質的幼兒輔食產品,才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2.幼兒輔食行業發展特點
一、生產門檻大幅提升
2017年4月,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關于落實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嚴格生產許可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幼兒輔食生產許可條件,從2018年6月30日起,未重新取得幼兒輔食類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幼兒輔食。
二、標準更為嚴格
2018年6月22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發布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的公告》,這是我國次單獨針對幼兒輔食中的鎘限量提出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依據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風險評估結論,制定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為每千克0.06毫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三、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對輔食生產企業的原料、設備、研發、檢測、管理等做了更高要求,生產企業的投入顯著增加,大幅提高了準入門檻,一部分企業對工廠進行大力整改升級,一部分企業因不達標而退出。
對鎘的臨時限量值規定,意味著國家加強輔食產業鏈上游的監管,更高標準的原料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成本,走低質低價路線的輔食品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被削弱。
四、進口輔食頻被查
2019年2月,海關總署公布2018年12月未準入境食品信息,全國海關共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食品106批,其中,由日本朝日集團食品株式會社生產、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的24批、共計24.9千克的和光堂幼兒谷物輔食,因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被列入未準入境食品名單,涉及餅干、仙貝、威化餅干、谷物圈等4類谷物輔食產品。
和光堂輔食產品未進入可能與我國尚未解除對日本核輻射區食品禁令有關。2011年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后,原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稱,禁止進口日本東京都、埼玉縣等12個都、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
未準入境的食品在進口檢驗時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都已依法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盡管此次產品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是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2012年8月,中國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公布4款日本嬰兒配方奶粉碘含量較低,其中就包括和光堂;2018年3月,由于部分奶粉包裝袋內部充入的氮氣量不足,導致無法保證賞味期限,朝日集團在其官網召回5.6萬盒和光堂奶粉。目前,和光堂旗下共有奶粉、輔食、小零食、飲料等四大類幼兒食品。
3.幼兒輔食行業市場規模現狀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政府關于改善居民營養水平等政策的出臺,我國幼兒輔食產業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幼兒輔食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2012年我國幼兒輔食市場規模為100億左右,到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404億元,近年來國內幼兒輔食市場保持10%以上的增速。
圖表 2012-2019年中國幼兒輔食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4.幼兒輔食行業品牌影響力排名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幼兒輔食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目前輔食市場主要還是以進口品牌為主,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從榜單來看,0品牌中,僅四家為國產品牌,且嘉寶、亨氏、喜寶三個進口品牌占據前三,可見,在輔食的選擇上,消費者更傾向于進口品牌。同時輔食新政實行后,行業加速優勝劣汰,但目前的中國低端市場,產品仍魚龍混雜,但中高端市場中,只有少數幾家企業通過差異化和品牌化建立起幼兒輔食品牌的良好形象,獲得了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圖表 2019年中國幼兒輔食市場品牌影響力指數排名情況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5.幼兒輔食行業總體發展趨勢
一、中國幼兒輔食發展基礎條件漸趨完善,市場臨近爆發階段
隨著中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提升,新一代幼兒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較高,營養健康方面受普及廣,加上國家對于幼兒食品安全監管措施漸趨完善、海淘電商等平臺帶來更多優質海外幼兒輔食商品、低劣國產品牌企業漸遭淘汰,優秀品牌存活于市場上,中國幼兒輔食市場發展的基礎條件已基本具備,已經臨近爆發式發展的階段。
二、幼兒輔食行業監管趨嚴,促食品誠信體系建立
幼兒輔食是食品安全重點關注領域,且以幼兒為服務對象更具敏感性,因此政府、社會各界對行業監管重視程度高。未來,幼兒輔食行業將進一步加強對合規監管,確保進口及國產幼兒輔食符合國家標準,減少以普通食品標準生產兒童食品的亂象。監管趨嚴將提高行業生產準入門檻,加速幼兒輔食行業洗牌,有助于凈化產業發展環境,優秀品牌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并在主流市場競爭中發揮。
三、海外疫情影響加大,中國幼兒輔食品牌迎佳發展機會
目前,中國消費者雖然較為傾向信任進口幼兒品牌,但隨著國產品牌產品的升級迭代,中高端化發展將日益滿足國內消費者需求,打破國產劣質固有認知。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此次世界疫情的擴散,國外品牌生產、進口均受到一定限制與影響,中國消費者也由于疫情原因減少海淘頻率,這為國產幼兒輔食企業迅速搶占市場份額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未來半年至一年間,國產幼兒品牌將迎來佳發展機會。
四、細分領域發展趨勢加強,自制成品推動輔食原材料細分市場發展
目前中國母嬰家庭越來越重視自制幼兒輔食產品,一方面出于自制輔食新鮮安全,另一方面隨著各種高效制作工具產品進入市場,自制輔食難度降低且性價比高。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自制幼兒輔食風潮的發展,增加輔食原材料市場需求。這也為幼兒輔食細分市場的發展提供機會,未來更加細化的市場發展將成為行業大勢所趨。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