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門檻大幅提升
2017年4月,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關于落實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嚴格生產許可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幼兒輔食生產許可條件,從2018年6月30日起,未重新取得幼兒輔食類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幼兒輔食。
二、標準更為嚴格
2018年6月22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發布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的公告》,這是我國次單獨針對幼兒輔食中的鎘限量提出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依據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風險評估結論,制定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為每千克0.06毫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三、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對輔食生產企業的原料、設備、研發、檢測、管理等做了更高要求,生產企業的投入顯著增加,大幅提高了準入門檻,一部分企業對工廠進行大力整改升級,一部分企業因不達標而退出。
對鎘的臨時限量值規定,意味著國家加強輔食產業鏈上游的監管,更高標準的原料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成本,走低質低價路線的輔食品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被削弱。
四、進口輔食頻被查
2019年2月,海關總署公布2018年12月未準入境食品信息,全國海關共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食品106批,其中,由日本朝日集團食品株式會社生產、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的24批、共計24.9千克的和光堂幼兒谷物輔食,因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被列入未準入境食品名單,涉及餅干、仙貝、威化餅干、谷物圈等4類谷物輔食產品。
和光堂輔食產品未進入可能與我國尚未解除對日本核輻射區食品禁令有關。2011年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后,原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稱,禁止進口日本東京都、埼玉縣等12個都、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
未準入境的食品在進口檢驗時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都已依法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盡管此次產品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是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2012年8月,中國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公布4款日本嬰兒配方奶粉碘含量較低,其中就包括和光堂;2018年3月,由于部分奶粉包裝袋內部充入的氮氣量不足,導致無法保證賞味期限,朝日集團在其官網召回5.6萬盒和光堂奶粉。目前,和光堂旗下共有奶粉、輔食、小零食、飲料等四大類幼兒食品。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