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幼兒輔食產品將往高端化、有機化方向發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政府關于改善居民營養水平等政策的出臺等,我國幼兒輔食行業市場規模已經突破400億元。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國消費者購買國產品牌需求增加,這為我國本土幼兒輔食品牌提供了契機。
未來,隨著行業監管趨嚴,年輕媽媽對幼兒營養健康的重視,我國幼兒輔食行業發展前景較為廣闊,未來產品將往高端化和有機化方向發展。
1、2019年中國幼兒輔食行業市場規模突破400億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政府關于改善居民營養水平等政策的出臺等,我國幼兒輔食行業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期。2012年,我國幼兒輔食市場規模約為100億元,2019年其市場規模已經超過4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
2、谷物輔食占據半壁江山
目前,我國幼兒輔食產品主要分為谷物輔食、營養補充品、佐餐輔食和輔零食。谷物輔食占據了55%的市場份額,營養補充品、佐餐輔食和輔零食占比分別為25%、10%和10%。
3、安全保障是購買要考慮因素
由于我國幼兒食品行業頻頻發生產品質量不達標的問題,因此消費者在購買幼兒輔食時關注產品的安全保障問題。據調查顯示,61.3%的中國網民在購買幼兒輔食產品時先考慮產品安全保障問題。
4、線下渠道仍為主流
線下渠道如母嬰店和商超進貨來源較為明確,消費者能夠直觀地感受產品,同時還有專業人士提供服務,因此線下渠道長期成為幼兒輔食的主要渠道。有高達44.4%的消費者會選擇在母嬰店購買輔零食;42.4%的消費者會選擇在商超購買谷物類輔食。
不過,受到疫情的影響,在2020年季度,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正規的電商渠道購買幼兒輔食產品,甚至有超過44.1%的消費者購買谷物類輔食產品。
5、外資品牌占主導
外資品牌占據我國主要幼兒輔食市場,亨氏、嘉寶、喜寶等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愛。在2019年中國幼兒輔食市場品牌影響力指數0榜單中,外資品牌占了七席,其中亨氏、嘉寶、喜寶影響力指數排名前三。
6、疫情為本土品牌提供契機
但是,2020年全球疫情的爆發使得全球供應鏈與進出口受到影響,海外幼兒輔食品牌的生產及出口也受到一定的沖擊,這為我國本土幼兒輔食品牌提供了契機。在2020年季度,國產輔食產品銷售量占比提高。據調查顯示,無論是在哪個細分市場,均有超過一半的網民購買了國產品牌的產品,甚至有66%的網民購買了本土谷物類輔食產品。
7、中國幼兒輔食產品滲透率低
我國目前大陸幼兒輔食和奶粉消費額的比例為1:7,中國港澳臺地區為1:4,歐美等發達國家為1:1。我國幼兒輔食滲透率僅在25%左右,遠低于歐美國家。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每年新生人口數量近年來維持在1400萬人以上,未來也基本維持這種態勢發展,這將為我國幼兒輔食食品提供穩定的需求來源。
8、國家制定法律法規促行業規范發展
此外,近年來我國發布多項政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在產品監管上更加嚴格,如2017年我國發布了幼兒輔食子新政、2018年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公告等,這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消費者對國產幼兒輔食產品的信心,未來將會更多的消費者購買本土品牌產品。因此,綜合來看,我國幼兒輔食行業發展前景較為廣闊。
9、產品將往高端化、有機化方向發展
在趨勢上,由于監管逐漸趨嚴,未來市場上將會有越來越多優質的產品出現,而馬太效應也將會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今年疫情的爆發推動了我國對本土幼兒輔食產品的需求,這為國產品牌的崛起提供了一定的契機,國產代表性品牌方廣、英氏有望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份額。
此外,高端化和有機化將會成為一種趨勢。定位于中高端品牌的嘉寶和主打有機和高端的小皮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2019年兩者線上銷售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8%和50%。
隨著消費升級,年輕媽媽育兒觀念的變化,未來將會有更多消費者追求高附加值和高品質的輔食產品,高端化和有機化的幼兒輔食產品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幼兒輔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