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渠道整合帶來的奶粉業務“回血”,脈動的市場表現依然不盡如人意,達能在中國的業務陷入了兩極分化的局面。
2月26日,法國達能公布了其2019年的業績。財報顯示,達能2019年營收為253億歐元,同比增長2.6%;經營利潤38億歐元,利潤率較2018年的14.45%上升至15.21%。
總體來看,2019年達能的經營數據頗為亮眼,特別是以Aptamil(愛他美)為代表的生命早期營養業務(幼兒配方奶粉)在經歷了2018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度的持續下滑后,在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了20%的增長。
不過,維生素飲料品牌脈動的表現依然“不在狀態”。雖然達能未在財報中披露具體經營數據,但其聲稱由于投資暫停,脈動去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以兩位數速度急劇下滑。
與此同時,受到疫情持續的影響,脈動何時能夠復蘇依然是未知數。達能提到,原定于2020年3月啟動的脈動品牌升級計劃延期,或將對脈動的夏季銷售造成影響。
奶粉業務“回血”
財報顯示,達能三大業務整體增長,基礎乳制品和植物基產品業務收入131.6億歐元,同比增長1.1%;飲用水和飲料業務收入45.7億歐元,同比增長1.5%;專業特殊營養食品業務的營收增速高,同比增長5.8%至75.6億歐元,
對于專業特殊營養食品業務增速較快的原因,達能方面解釋稱,主要是生命早期營養業務(幼兒配方奶粉)的快速增長,中國市場對于這一業務貢獻較大。
事實上,2018年達能就開始中國奶粉市場的渠道進行調整,加大了官方渠道銷售,扭轉了此前的下滑趨勢。2019年達能中國奶粉四季度銷售增長超過20%,帶動整體生命早期營養業務增長超過10%。
“在‘雙11’期間,愛他美成為了中國幼兒配方奶粉的品牌。此外,今年的中國春節相對2019年到來較早,這也部分推動了增長。” 2月27日,達能方面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
在乳業分析師宋亮看來,達能奶粉業務在中國的增長與其加速渠道整合有關。2月27日,他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一直以來,達能在中國的奶粉業務以跨境為主,但這一市場不斷被第三方平臺和渠道瓜分。
“2018年,達能奶粉在中國銷量大約有110億(人民幣,下同),達能中國的銷量為50億,非達能渠道和平臺的銷量要高于達能中國的官方渠道,占到60億。”宋亮說道。
根據官方數據,達能中國的奶粉業務曾在2018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季度持續下滑20%、10%和15%,直到去年第二季度才實現小幅增長。
宋亮分析稱,2018年達能中國開始調整策略,通過添加產品識別碼、主打“真品”等方式,與京東、天貓平臺合作,開設旗艦店,將一部分原本通過第三方渠道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引流到官方渠道。同時,達能中國也開始線下鋪貨,增加門店。
脈動還是“賣不動”
相較于奶粉業務的“回血”,其以脈動為主打的飲料業務表現不盡人意。
根據財報,達能飲用水和飲料業務全年增速僅1.5%,相較于2018年5.1%的增速大幅縮水。其中,由于脈動中國在2019第四季度的投資暫停,其銷售額兩位數速度下滑。
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達能總裁范易謀(Emmanuel Faber)表示,達能已經研發了適合脈動在中國發展的配方。
但值得注意的是,“換個口味”、“換個配方”對脈動來說已是“舊話重提”,在這之前,達能曾多次在脈動的口味和配方上下過功夫。
2016年,脈動在中國的銷售額次下滑,為提振業績,2017年達能新增了芒果和青檸等新口味的脈動,同時推出兩款名為“熾能量”和“檸檬來的”的新品。但從2018年的經營數據來看,新品策略并未奏效,脈動銷售額與過去一年持平。2019年4月,達能又新增了牛磺酸、人參、纖維的新品脈動,但脈動銷量依然不為所動。
與此同時,推陳出新的策略也充滿風險,此前脈動曾因為新口味“翻過車”——其早前推出過一款黃瓜口味的脈動,但被消費者送上了飲料產品的“難喝榜”。
在上海至匯營銷咨詢有限公司席顧問張戟看來,配方、口味的更新是飲料品牌應對市場新需求,提振業績的常規方法。在他看來,目前整個飲料市場已趨于成熟,單純更換配方和口感,不會讓脈動銷售有大幅增長。
有達能員工則認為,脈動產品品類過于單一是其銷量下滑的一大因素。
“可口可樂的零度可樂、膳食纖維飲料的推出,這才算得上是飲料配方和口味的創新。作為一款老產品,脈動品類單一,創新空間也有些小,口味換來換去,對市場的刺激作用有限。”2月27日,一位不愿具名的達能員工向時代財經評價道。
該員工進一步指出,目前達能的業務重心是奶粉和醫療營養食品,相比于脈動,前兩者更有市場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達能在財報中對新冠疫情的影響進行了評估。其表示因中國飲用水和飲料業務受到波及,今年季度的銷售額將損失1億歐元,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達能同時下調了新一財年的整體業績預期,將2020年的銷售增速從同比增長4%至5%下調為增長2%至4%。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