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的未來,依舊布滿了荊棘與挑戰。食品安全問題、食品供應鏈優化、去產能、降本提效、引入新技術……為了讓食品行業得以健康生長,喚醒市場信心,提升產業的標準,增強全行業的凝聚力,讓這個產業持續不斷的有新鮮血液注入進來,且朝氣蓬勃地發展下去,這不單是眼下,也是未來一個需要放在日程上,作為時刻點醒食品人的核心理念。
北京時間9月22日-9月24日,一場由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主辦,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食品安全與信息追溯分會、南京市棲霞區高新技術園區管委會、江蘇智信追溯研究院承辦的(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追溯大會圓滿落幕。會議還邀請了上海中商,原國內貿易局副局長、著名流通經濟學家丁俊發,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方德英、北京交通大學校長助理鄭廣天、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秘書長任捷、南京市棲霞區高新技術園區 主任吳丹、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處長陶曄、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瑞、南京市棲霞區科學技術局局長王宇峰、南京市棲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劉春臻、南京市棲霞區金融局副局長陳良琪、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 李錦松、貴州茅臺集團信息中心主任楊云勇、新希望六和食品安全部總經理劉龍海、北京科技大學、北京農學院等500名與會代表共同參與。
整場大會圍繞著“全面開展食品追溯體系建設,提高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追溯監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為主題進行展開。會議上,代表們深入探討了技術賦予食品追溯行業體系建設的作用力,推進智慧標簽、智慧識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在食品追溯領域中的作用,推進以“互聯網+食品”的智慧監管,從源頭上對食品行業提供強而有力的技術支撐,幫助食品行業健康向上的發展作出了分步解析。
其中來自上海中商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CN中商)的代表王剛先生認為:“追溯的建立,不單是為了食品企業提供簡單的防偽、追溯功能,它的主旨正如工業4.0中提到的那樣,一切的信息化終目的是為了幫助企業降本提效、優化供應鏈結構、提升產能,并為企業增加收益的結果。CCN中商一直在技術方面不斷優化與提升,尤其是現在中商打造的CCN+概念是結合了5G、區塊鏈、RFID等多項高新技術的融合,一物一碼作為承載,它依據客戶需求,可以幫助企業產業基于數據實現企業降本提效,為企業帶來更多可能性。”
大會期間,還陸續舉行了《中國食品行業追溯體系發展報告(2018-2019)》發布會?!秷蟾妗飞疃冉馕?018-2019年食品追溯行業的政策、環境、技術、應用,通過介紹年度優秀專題和案例,對行業進行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從而有效助力食品行業發展和轉型。而作為參與編寫的CCN中商來說,在今年即將發布的《2019年供應鏈創新報告》中,也將一物一碼在供應鏈轉型創新中的可行性與作用進行了深度剖析。
行業的發展必然是基于現有的基礎上不斷深耕和拓展的,它亟需改變的同時也意味著有無限的機會在等待。不論是食品行業從業者,還是像CCN中商這樣的技術企業,它們的宗旨都是一樣,那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為這個行業發聲出力。
當然,伴隨著5G技術的進一步落地和發展,CCN中商也在思考如何運用這一新技術與食品追溯相結合。毋庸置疑的是,5G技術的高帶寬、低延遲、海量物聯等優勢將助力食品安全得到更有效的保障,讓食品的監控變得更加透明化,從農田到餐桌的距離進一步“縮短”。
CCN中商成立十九年來,通過不斷深耕和拓展,已經擁有了遠高于行業水準的豐富項目經驗和技術背景,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先后為46家世界500強,超過23個領域的1200多家企業提供品牌保護。
上海中商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初成立,作為北京華聯集團的控股子公司,以“為商品賦予無限數據價值”為企業使命,十數年來始終致力于通過技術、數據、運營、咨詢四大版塊,為客戶提供品牌保護、渠道管控、營銷全價值鏈產品及服務。作為產品數字化全價值鏈供應商,CCN全面高效地遏制仿冒產品流通,保護、提升客戶利益與品牌價值,構筑社會信任與安全。如今,來自4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及20多個領域的1200多家企業已成為CCN產品數字化全價值鏈中的重要一環。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