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母嬰行業觀察主辦的“全球資源 中國機會·2018全球母嬰大會”進入第二天。 母嬰行業觀察創始人楊德勇現場對話知名育兒專家暢聊母嬰行業那些該做好卻沒做好的事兒。
1、疫苗事件的本質問題是什么?
楊德勇:今天的主題是“該做的與沒做好的”,我們不聊育兒聊點行業的東西,看行業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是母嬰人應該做好卻做不好的。個問題有點沉重,從近的疫苗事件說起,為什么會發生這樣讓常人很難理解的東西?是體制上的原因?還是人?還是規范不夠?
張思萊:疫苗接種和所有母嬰行業疫苗宣傳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為孩子服務的。為什么疫苗出現這些問題呢?這個人對孩子沒有愛心。第二追求利潤,利潤對任何的廠家來說都不是壞事,但關鍵點是你怎么獲得利潤。疫苗生產同樣也是追求利潤、涂改數據加上監管沒有到位,所以才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在網絡上大家都說,這相當于殺人一樣可恨。所以我們應該嚴懲,但是嚴懲過后我又在想一個問題,在幾年前三鹿氰胺事情出來后造成了國人對國產奶粉失去信心,至今都沒有扭轉過來。大家想一想今天疫苗又出了問題,會不會再出現對國產疫苗失去信心?在此背后我也在想另外一股暗流,為什么現在所有的輿論都鋪向了國產疫苗?為什么沒有想到進口疫苗也會出現問題?比如說前一階段的五聯疫苗出現的問題就是效價不夠,這次百白破出現的問題也是效價不夠。 我一直在說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就是合格的疫苗,就是安全的疫苗。所以在這種形象下希望大家有冷靜的頭腦思考,千萬別讓國產疫苗再出現像三鹿氰胺事件后國產奶粉走向低谷的情況。
2、國產奶粉與進口奶粉的區別
楊德勇:我特別想知道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的區別只是三聚氰胺嗎?
張思萊:從目前這種情況來看,我覺得只要是符合國家生產標準,配方且經國家批準的,這些奶粉都是不錯的奶粉。國產奶粉現在已經做的相當不錯了。昨天楊總給我提出一個問題說你的兩個外孫子現在要選擇奶粉的話你給自己的孩子選擇國產嗎?我說這個問題你給我問的太尖銳了,因為我那兩個外孫子當初吃奶粉的時候,國產奶粉正處在低谷狀態,當時我選擇了另外一個品牌的進口奶粉。
我特別想和大家說,配方奶粉各個廠家特別多,互相競爭也非常激烈,但我希望競爭是在產品性能上的競爭,而不是底下惡意的競爭。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的配方奶粉生產廠家在給消費者宣傳時說產品是把奶牛場的奶擠出來后直接送到工廠里生產,這是濕法工藝,這減少了很多污染的各個環節,生產出來的產品特別好。緊接著就說了有的奶粉廠家自己沒條件要到新西蘭買奶粉,買奶粉經過赤道炎熱的天到我們這兒再生產,你想想奶粉壞不壞?怎么能夠生產呢?對一般老百姓來說他不理解這個,我們用干奶粉重新濕化是屬于干濕法工藝,也是我們國家同意的。但是你用這種競爭方法詆毀另一個配方奶粉廠家是不合適的。
消費者教育一定要從對寶寶有利的方面進行教育,我跟這些廠家接觸的多,我太了解這些廠家了。我跟所有母嬰行業的人也說,做母嬰行業是良心的行業,你要純粹就想賺利潤的話你會對不住孩子的。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廠家聽聽我作為消費者、兒科專家說的話,謝謝你們聽我的話!
楊德勇:現在國產奶粉的質量也是不錯的,要有信心; 第二不要惡性競爭,為了行業發展大家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奶粉企業在宣傳的時候,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很簡單地告訴消費者奶粉是怎么樣的?
張思萊:作為今天母嬰行業的所有職業者對消費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配方奶粉的消費者教育要進行正確的科學教育,不要一味地說產品怎么好,應該說母乳喂養孩子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素是什么,這個講好了對寶寶發育是有用的。
現在所有配方奶粉廠家都把醫務渠道取消了,很重要的原因是原來醫務銷售是跟醫生聯系的太密切了,在密切過程中采取的手法不好,但不能說醫務渠道沒有作用,醫務對消費者的教育是非常有用的,只有做好了消費者教育才能對產品有親密的黏合度。階段換第二階段的奶粉是轉牌特別多的時候,這時消費者教育沒做好的話可能會流失大量的客戶。在這些問題上,配方奶粉廠家不應該把醫務渠道給取消,可以少點人,但醫務在做消費者教育比業務、銷售做的好。
3、如何做消費者教育?
楊德勇:您經歷的主流媽媽人群都是80后、90后,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育兒和養育的需求有變化嗎?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把養兒育兒定制化,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張思萊,這不就解決了嗎?
張思萊:在做消費者教育方面 , 很多人都注重在有孩子 后 增加消費者的粘合度。我覺得大的教育是給家長的教育,這個階段的教育從什么時候開始呢?按道理來說應該從備孕開始,但備孕的時候年輕家長不重視,懷孕后一定要抓住孕婦的教育。 當然 這個時候 也不見得 完全起作用 , 因為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隨時都可能發現問題,但在 這個時候如 果母嬰店能夠組織起來,這就是非常好的,所以我非常贊同孩子王的做法,孩子王所有的營業員都拿到了育嬰師執照,所以在指導的過程中做的非常好。
4、國產紙尿褲與外資紙尿褲的區別
楊德勇:您還記得您外孫的紙尿褲用的是國產的還是國外的?
張思萊:我大外孫13歲了小外孫也6歲了,當時早進來的紙尿褲都是好奇,后來小外孫用的是花王,因為我對比兩個以后覺得花王還是很好用的,但是我現在看到出現了很多新的紙尿褲,很多品牌沒用過,所以我也不太清楚。我記得前階段6月份我給淘寶、天貓做了一期節目,當時有一家紙尿褲廠家在做,當時我就提出來了一個紙尿褲好,通氣好,一定是柔軟的,一定是合身的,而且鎖水的功能也好,這是家長需要用的。現在國產紙尿褲都做的非常好了,但話說回來,還是得給孩子試用一下才能知道好不好。
5、早教有必要嗎?
楊德勇:現在早教在低幼化,0-3就開始教育了,您覺得在3歲前報各種班有沒有必要?
張思萊:0~3歲的早期教育沒有納入到中國的教育體系里,3歲以后就可以。各種早教機構五花八門,我寫的《育兒手記》一書里,我抨擊了早教雙語機構,0~3歲教育階段孩子的學習主要是母語,母語掌握了后才會逐漸接受第二種語言。另外0~3歲階段送到早教班一個星期也就一次兩次,大家知道學習語言是需要環境的,大環境都是漢語,到那兒1歲左右的孩子不知道你說的是什么,在家帶著孩子去的往往都是隔代人和阿姨。但0~3歲的早期教育是給媽媽教育,告訴媽媽跟孩子互動過程中發現孩子的什么情況,然后繼續進行互動幫助孩子發育,所以很多家長不明白,他們認為早期教育就是給孩子進行教育,這是錯誤的。
現在的早教機構沒有統一的規章,沒有人來監管。教育部新任部長已經開始考慮把0~3歲納入到家庭教育體系里,也許國家要監管這一項,因為發達國家像美國0~3歲的早期教育已經納入到體系里了,而我們國家早期教育專業是從3歲以后才有的,所以這個階段是很空檔的階段。
6、支持二胎和三代同養
楊德勇:2016年二胎有高峰,2017年下滑,2018年還是會下滑,在生育問題上您怎么看,怎么讓事情走上正軌?您支持一胎?二胎?三胎?
張思萊:我是支持二胎的,因為我自己就是獨生子女,所以我特別體會這一點。近我要給得道做一個隔代育兒的欄目,之所以老齡化這么嚴重,隔代育兒這么普遍,是因為我們在為國家30年計劃生育政策買單,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老齡社會都解決不了,更何況30年不是短的時間,恰巧國家福利事業沒有跟上。
我特別贊成的是三代同養,對年輕人來說又能夠很好地孝敬老人,老人又幫助他帶孩子解決后顧之憂,所以中國特色的隔代育兒也是很好的現象。
7、呼吁母嬰企業做更多的公益
楊德勇:您 除了 熱心做宣講、教育外,還熱心公益,是因為已經把一切都看透了,還是覺得有意義想做好?
張思萊:我今年已經74歲了,但是我是兒科專業的,我熱愛我的專業,我愿意孩子越來越好。我在世界上肯定也不會再生存太多年頭了,為什么我不把我的知識貢獻出來呢,這就是我在全國巡講的動力。同時我特別希望母嬰產業的人應該貢獻公益之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了“中國母乳庫”,成立“中國母乳庫”遇到了很多困難,在北美、南美等好多先進發達的國家母乳庫都普遍建立起來了,是搶救低體重兒、危重孩子非常重要的食品,我們建立母乳庫的困難非常多,現在做的是公益捐獻,完全免費使用。但大家想想媽媽的母乳合格不合格是需要化驗的,化驗的經費大概是每個孩子400塊錢,更何況奶瓶奶嘴、儲奶袋都是一次性消費,使用的吸奶器都要經常性消毒。
你想想哪個院長愿意這么做的?院長很困難的,這個資金出不來的。我們在做中國母乳庫項目時有一些廠家給予我們支持,吸奶器、冰箱、設備都給我們支持,但這遠遠不夠。我特別希望所有的母嬰產業在追求利潤的時候能不能多做一些公益活動,這些公益活動對你們產品的美譽提升是非常有好處的。 為了孩子的將來成長, 我呼吁所有的母嬰企業多做一些公益的事業!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