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父母對孩子的投入越來越舍得,相比于之前只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如今兒童玩具也成為眾多家長投入的重點。而伴隨母嬰市場的日益成熟,玩具產業也發生著本質性改變。過去,玩具是影視作品、視頻游戲的衍生品;現在,影視作品、視頻游戲成了玩具的輔助產品。
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用自己開發的玩具形象為主角拍攝電影,如果電影大賣,就能拉動玩具銷量。而在新常態下,如何促進傳統玩具行業提質增效升級,成為眾多玩具廠家思考的關鍵。
一是要注重設計安全,鼓勵自主研發。面對大量被召回的“中國制造”玩具實際上是“國外設計”的尷尬現實,玩具企業應重視合同評審與成交樣鑒定,主動發現并及時解決客戶要求與進口國技術法規之間的矛盾,避免因盲目投產而發生不必要的聲譽及經濟損失。企業要加大設計研發力度,從OEM(加工生產)轉向ODM(設計生產),不斷提高開拓創新能力,積極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加快自主品牌發展和海外營銷渠道的拓展,提高產品附加值與競爭力,積極應對和克服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
二是要推進科技進步,實現產業轉型。企業應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目前,本土多數玩具企業中依賴人力手工操作的特點還很突出,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引進了數控機床、自動化靜電噴涂線等現代化設備,此舉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廢次品率、節約了勞動力成本。因此,玩具企業應加快實施技術改造,應對勞動力日趨緊缺、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推動產品由低端市場邁向中高端市場。
三是要調整市場結構,提高抗險能力。在深度拓展歐美、香港等傳統市場的同時,玩具企業應該積極開拓非洲、拉美、東盟、中東歐以及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同時,我國經濟多年強勁增長,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使得近年中國玩具市場銷售持續上升,未來中國內地玩具市場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前景廣闊,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市場。玩具企業應兼顧國內外兩大市場,走內外銷并舉的道路,這將大大有助于提高玩具行業的整體實力并有效改善企業的抵抗風險能力。
四是要加快結構調整,實施戰略轉移。受到市場倒逼機制的作用,產業結構的調整迫在眉睫。適當轉移陣地,大膽“走出去”成為企業的一大發展方向。有實力的生產企業可移師到土地和勞動力成本較低的中西部地區,也可積極“走出去”,在東南亞或其他有強大成本優勢的國家及地區投資設廠,“借雞下蛋”,實施戰略轉移,努力拓展國際貿易市場。
五是要營造質量氛圍,加大執法力度。檢驗檢疫機構應進一步發揮職能優勢,幫助企業營造重視質量安全、抓好質量安全、確保質量安全的氛圍。對重大質量問題企業、不誠信企業、違規違法企業實施約談制度,用法律來規范生產及商業行為,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假冒偽劣等行為。完善不合格風險信息通報及追溯制度,實施誠信分級和差別化管理模式,加大違法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確保消費品的質量安全。
六是要強化風險管理,不斷降低質量安全風險。檢驗檢疫機構應結合風險管理,可針對國外技術貿易措施、質量動態變化及召回通報退運情況,及時調整“檢驗監管產品目錄”及“檢驗監管項目目錄”。同時突出事后監管,加強質量安全追溯調查和責任追究。
七是要強化質量安全共治,維護市場有序。政府部門應建立協查機制,加大綜合治理的力度,充分整合政府、質檢、工商、商會、協會等多方資源,有效發揮各部門職能優勢,通過大力開展聯合整治和執法督查,積極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推動行業監督自律,鼓勵消費者投訴、舉報等一系列活動,建立科學、緊密、聯動的質量安全共治機制,形成“檢地企”一體化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創新產品內涵,開拓新興市場,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共同加快玩具制造業的提效轉型升級。
我國作為一個玩具制造大國,擁有著無限潛力,當將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我國的玩具產業必將更上一層樓!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