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稱為史上嚴奶粉新政的《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已經開始企業注冊。新政確實給國產奶粉企業帶來利好,但市場壓力依然很大。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國產奶粉美譽度大受打擊。目前國內奶粉行業要解決的大的問題,還是消費者對于國產品牌的信任問題。那么新政實施10多天來,目前奶粉市場有怎樣的變化?
新政有利于行業規范發展
被稱為“史上嚴奶粉新政”的《幼兒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將為我國目前混亂的幼兒奶粉市場建立起規范監管的制度框架。
推行幼兒奶粉配方注冊制,實際上是為幼兒奶粉市場建立起一道準入門檻。一個可以想到的結果是,目前大量泛濫于市場的低劣奶粉品牌將通過注冊制所構造的篩選機制被淘汰,甚至企業的生存也將難以持續。通過注冊制的設立,淘汰一批不符合標準的奶粉生產企業,有利于凈化奶粉市場環境,提升幼兒奶粉市場的品質。
二是,目前我國的幼兒奶粉市場存在大量的進口奶粉,他們在國內消費者中有較高的信譽。但是,由于幼兒奶粉是一種食品,而我國幼兒由于在體質上與歐美人有所不同,因此奶粉配方的標準也可能有所不同。在注冊制建立以后,國外品牌必須接受我國出臺的注冊制標準,這就給我國的市場監管部門帶來新的考驗,既不能放松監管,也不能為了支持國內企業而對國外品牌進入我國市場設置另外一套更嚴苛的標準。
那么,新政實施,是否意味著國產奶粉迎來了新春?
新政后,消費者信心問題仍然存在,而市場競爭仍然激烈,跨境購將成為趨勢。一方面,跨境購將加快推進國內奶粉價格體系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另外方面,外資大品牌將加快向三、四線市場渠道下沉,由于國內大多數奶粉品牌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及以下地區市場,因此,新政對三、四線市場影響遠比一、二線大,或者確切的說,新政重點是對三、四線及以下地區市場重新洗牌。
如此看來,新政確實給國產奶粉企業帶來利好,但市場壓力依然很大。更嚴重的是,如果消費者信心以及同行惡性競爭態勢依然沒有改變,國產奶粉恐將難再見天日。
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幾大國產品牌及傳統五大外資品牌依然是行業主流。新政后,到2020年,按照出廠價計算,行業規模可達1000億元,意味著中國幼兒奶粉的天花板也就看到了。作為國產品牌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把安全、實惠回饋消費者才是獲得消費者信任的關鍵。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關注“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