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市場激烈的價格戰尚未使國內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緩過神來,如今的奶粉配方注冊制又給奶粉行業帶來震蕩。而迫于奶粉新政的規定,眾多企業開始了清庫存、理品牌的道路,雖能有效改善現下奶粉市場亂象,卻也給奶企帶來業務影響。
據悉,已有多家乳企披露的中報顯示,上半年幼兒配方奶粉收入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8月24日晚間,雅士利國際(1230,HK)發布中報,上半年收入約為11.4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1.7%。合生元(1112,HK)、澳優乳業(1717,HK)奶粉收入也分別減少12.2%、13.8%。
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幼兒奶粉行業至少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復蘇,目前很多傳統企業開始通過豐富產品線或跨界的方式全面轉型。
明年下半年有望回暖
從目前披露的業績來看,上半年國內幼兒奶粉行業依然疲軟。雅士利在半年報中談到,整個幼兒奶粉行業處于變革、轉型、整合的關鍵期,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并存,電商渠道與線下渠道融合,產品高端化與價格回歸并行。
雅士利方面認為,今年下半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將進一步加速奶粉行業的集中和整合,奶粉產品耕計劃精準化。對于市場競爭,合生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競爭依然激烈”,大規模去庫存及激進的價格競爭導致行業銷售量減少。
隨著二孩政策落地,幼兒奶粉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回暖。在宋亮看來,未來行業將保持有序競爭,產品價格和市場份額也將趨于穩定。不過,國內外幼兒奶粉企業輕松賺錢的日子已經過去,毛利率將從原來的50%~60%回歸到30%~40%。
在生產企業看來,價格戰催化下受傷的只是傳統幼兒配方奶粉,有機幼兒奶粉、純羊乳蛋白幼兒奶粉等高端品類仍是上游爭奪的利潤點。去年以來,美贊臣、惠氏、雅士利接連推出高端新品。合生元也透露,計劃在年底推出Healthy Times品牌有機幼兒配方奶粉,走產品差異化路線。
加速轉型步伐
新一輪行業洗牌在所難免,除了梳理原來的產品線,各大乳企都在加緊戰略調整和轉型的步伐。8月24日晚間,澳優乳業發布公告稱,以約1.33億元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專業高端營養食品品牌Nutrition Care的業務和資產,0.26億元購入Nutrition Care位于澳大利亞的物業土地以及現有生產基地及業務。
實際上,澳優乳業并非家跨界營養食品的公司,去年9月,合生元以63億元的代價收購澳洲保健品公司Swisse約83%股份,今年7月繼續收購剩余17%股份。
盡管當時有市場人士直呼高溢價,合生元在這筆收購中的收益在今年中報中略見端倪。中報顯示,合生元收入同比增長53.3%至30.0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97.6%至4.05億元。合生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透露,上半年Swisse收入為12.84億元,對合生元收入貢獻已經占比高達42.7%。
基于IRI Worldwide的研究統計數據,Swisse于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維持澳洲維生素及草本總體市場名,市場份額為18.3%。
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也談到,收購完成后,澳優乳業將結合公司在中國的銷售網絡和團隊,加快Nutrition Care在中國市場的推廣。
對于國內乳企的跨界行為,宋亮認為,像達能、雀巢、惠氏等,海外不乏以幼兒配方奶粉為基礎、業務全面的巨頭,未來中國企業也可以從傳統奶粉企業朝更豐富的方向轉型。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