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恢復主要恢復什么?
應喝蔬菜湯,改善便秘的困擾。
·分娩后3天內可以喝清淡的魚粥、小米粥、大米粥,根據個人情況早晚可喝熱牛奶。
·分娩后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如分娩順利,產后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分娩后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
·分娩后半小時內讓嬰兒吸吮乳頭,這樣可盡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于子宮收縮。
·4—6小時產婦要排尿。
·隨時留意自己的情況。
·產后二周不宜大補,油湯要少喝。
產后恢復,對于新媽媽來說,它和對寶寶成長的關注一樣重要。產后恢復的本質不僅是身材的婀娜,體態的優雅,更重要是生理功能的恢復,體能、運動能力、生殖能力、性能力等,都恢復到產前孕前的好狀態。
1.骨骼關節系統恢復
十月懷胎,寶寶的重量使得媽媽腰椎前凸變大、骨盆前傾以及腹直肌白線分離等,這些都是從少女變成大媽的重要一步,進而分娩時恥骨分離,使得整個骨盆變形,髖關節移位,形成“大屁股”的骨架,大媽的形態顯露無遺。
2.肌肉失衡改善
肌肉失衡對于健身私教并不陌生,這些肌肉群的失衡多數因腰椎骨盆髖關節的改變以及盆底下墜而致,可以改善,但是別指望只通過肌群失衡的康復訓練完全改變“大屁股”的大媽體態,還要加上產后恢復中心專業的骨盆恢復,才能告別“大屁股”!
3.產后體質調理
產后氣血津傷,不能正常運動,體循環下降,影響身體代謝,身體容易受五邪侵襲,導致寒濕淤積體內,會有一些頭痛、關節痛、腰痛,提不起力等癥狀。產后媽媽盡早做體質調理,受益一生。
4.子宮養護
分娩可能造成子宮易位甚至脫垂,這種更常見在少運動、體能較弱的媽媽中。子宮復舊不良的產后媽媽,容易導致惡露不絕,甚至引發一些婦科疾病。子宮沒恢復好的媽媽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做子宮復舊。
5.盆底恢復
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盆底功能障礙,容易出現產后性生活不快、漏尿、子宮脫垂等癥狀,如果受損的盆底肌肉不及時恢復,在女性進入更年期時,隨著整個身體生理功能的下降,漏尿、子宮脫垂等現象會更加嚴重。
6.體貌、身材恢復
產后體貌包括面部美容、以及疤痕修復、修復等;水桶腰、大象腿、梨形臀、蝴蝶袖這些產后身材問題,都可以通過堅持健身或和身材管理解決。
7.卵巢保養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漫長的懷孕過程中,卵巢處于一種特殊的工作狀態,排卵停止,月經消失,所有的激素水平都圍繞著安胎育兒來制定。產后及時的卵巢保養,可以讓卵巢功能盡早恢復到產前狀態,讓新媽媽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不再有遺憾。
8.美胸蛻變
孕前一直對自己的罩杯耿耿于懷的媽媽,產后可能會“狡黠”地偷笑,但是笑得太早了,斷奶之后可能會出現下垂的狀況,只有通過胸部護理才會給您富有彈性的圓滿罩杯。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