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面二孩 代表熱議母嬰健康服務供給側改革
二孩政策今年全面落地,怎樣緩解母嬰健康服務供需矛盾?怎樣規范母嬰健康服務市場行為?全國人大代表吳正有等展開了討論。
吳正有代表表示,目前母嬰健康服務企業存在“弱小企業多、規模企業少,一般企業多、品牌企業少,中介企業多、員工制企業少,家族企業多、公司制企業少,傳統企業多、新型企業少”的“五多五少”現象,母嬰健康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亟需培訓與規范管理。
作為醫療健康教育行業代表,何彬生代表表示,40%左右的母嬰家庭不僅需要月嫂、育嬰師、母嬰護理師等傳統母嬰護理服務,孕產婦心理疏導、月子膳食調理、內分泌調理、中醫催乳、中醫小兒推拿、產后康復等母嬰健康護理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強勁,需要五百萬母嬰從業人員來提供服務。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這類細分的職業技能人員將會面臨供給嚴重不足。
吳正有建議,“我國應加快立法步伐,將生育便民服務、生殖健康服務、母嬰職業技能培訓、母嬰健康服務等從業行為和市場秩序,納入法制化的管理范疇。”劉國忠代表建議,“國家應支持母嬰健康服務的職業培訓,每培訓一名合格的服務員并上崗就業,就予以一定補貼,確保培訓就業服務良性循環。”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