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產業迎來新的春天
實施全面兩孩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發各方熱議。與大多數人糾結“生不生得起”這一問題不同的是,嬰貝兒集團董事長劉長燕在為這一政策釋放出的積極信號感到高興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
據了解,2013年我國母嬰市場中幼兒奶粉市場的規模約600億元,經過測算,2018年我國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將增長至900億元。無疑,全面兩孩政策的放開,將給我國的母嬰市場帶來利好。“春天已經來臨,但仍需辛勤‘播種’;機會已經來了,但需要腳踏實地把握住。”10月30日,劉長燕對記者說。
母嬰產業迎來新的春天
初創于2007年的嬰貝兒集團,如今已經是山東省內品類齊全、規模大、專業性強的母嬰用品零售連鎖機構。隨著嬰貝兒集團的快速發展,集團董事長劉長燕也越來越被人們熟悉。
“從昨天晚上到現在,大家都在‘刷屏’,都在說全面兩孩這個事情。”劉長燕表示,自己的朋友們對這個政策都持歡迎的態度,“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將會有更多的孩子出生,這也標志著未來母嬰市場將迎來發展的新的‘春天。
劉長燕向記者表示,母嬰市場將迎來春天是對這個行業來說的。母嬰市場產業鏈長,像幼兒配方奶粉、輔食產品、幼兒服飾、玩具、洗護用品等等。但是目前國家政策剛出臺,到底會增加多少孩子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未知數。劉長燕告訴記者,她從昨天晚上開始,就發現在生二孩問題上,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一是看經濟狀況,養得起的就生;二是生娃壓力大帶孩子累,心有余而力不足。對此,劉長燕表示,政策允許生孩子只是開始,隨之而來的教育、醫療等問題,都會對孩子的實際增長量產生影響。“但不管怎么說,奶粉、紙尿褲等產品的需求將會增加。”劉長燕說。
母嬰產業繞不開“責任”兩字“選擇投身于母嬰行業,是因為這個行業讓我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接受采訪時,劉長燕告訴記者,即使沒有全面兩孩這一政策,她和她的同事也會本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前一段時間我和朋友接觸了一個國外奶粉品牌的供應商。這位供應商表示,根據銷售數據顯示,該品牌所有產品的產量尚不足我們的產品在中國大陸的銷量。這說明了什么?”劉長燕對記者說,“孩子是祖國和社會的未來,應該讓他們得到好的照顧,從事母嬰產業,如果沒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根本無法做下去。”
劉長燕向記者表示,雖然有數據顯示實施全面二孩生育后,預計每年可能有100萬到200萬的新生兒、新增生育在10%左右,2018年新生兒更是有望突破2000萬大關,但做母嬰產業不能“蘿卜快了不洗泥”,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
“中國人口基數大,購買能力強。目前母嬰類的部分進口產品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所以當市場份額增大之時,也不乏出現部分商家‘渾水摸魚’的現象。同樣一罐奶粉在同一個平臺上,價格能夠相差幾十塊。假貨肯定是存在的,后續還得看監管的力度。關鍵是賣家要嚴格把控產品問題,促使市場規范化。同時也離不開賣家的自律。”劉長燕說。
母嬰市場基礎來自實體店“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互聯網銷售。但我認為母嬰市場的主要發展領域依然是線下,也就是實體店。沒有強大的實體店支持,‘線上’銷售也很難做好、銷售質量也難得到保障。”劉長燕告訴記者。
劉長燕向記者表示,實體店的主要特點是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而“線上”銷售的主要特點則是方便購買,這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我國母嬰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潛力,這也堅定了劉長燕加快實體店建設的步伐。目前嬰貝兒集團正在加緊實體店布局,讓更多的實體店出現在市民面前,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購物的樂趣。
“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新媽媽在選擇幼兒產品時,的確更傾向于選擇海外的知名品牌。他們寧可自己節衣縮食,也舍得為孩子花錢。這也是我們在建設實體店中需要注意的。”劉長燕表示,線上銷售的比重可能會進一步加強,但線上銷售只是起到產品推廣的作用,不會取代實體銷售,大多數人還是愿意去實體店購買。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