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場滬上取經 綠色產品年底登陸市民餐桌
近日,響應10月13日中央深改小組十七次會議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政策號召,黑龍江北大荒各大農場密集來滬考察,與滬上開發生態種植“蛙稻米”模式,入庫國家環保部蛙稻米技術標準認證,在中國及歐美等多個國家注冊“蛙稻米”商標的上海自在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交流學習,探討通過引入“蛙稻米”現代種植創新技術,實現傳統農業升級改造,改善農場經濟發展方式。
目前,我國共有34個墾區,擁有國有土地總面積約5.4億畝,占全國國土面積3.7%,農墾系統內有數十萬個企事業單位,其中國有農場1786個,企業資產過萬億。發展至今,農墾企業社會負擔過重,企業運營效率偏低,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市場化。據新數據,農墾系統內相當一部分企業虧損率達21.22%,在銷售毛利率、期間費用率、銷售利潤率各項指標上,均體現出農墾系統企業運行效率低下。解決這些難題,成為農墾企業改革的要任務。
在北大荒農場看來,上海自在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蛙稻米”生態種植模式,正符合國家提出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核心,依靠創新驅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資源資產整合、產業優化升級”的要求。自在源公司在青浦練塘7000畝“蛙稻米”種植基地,參與青浦生態環境治理項目,通過以稻養蛙、以蛙護稻的生態循環系統,創建了生態溝渠和人工濕地,不僅使水體凈化,水質得到改善,實現種植;種植稻田土壤經過兩到三年的修復,基本無重金屬及其他有害物質殘留;非轉基因稻種,一年一季收成,確保稻谷優良品質,口感香軟綿甜。同時,自在源對生態種養稻米進行精提取、深加工,推出的糙米茶、綠色粥米、有機紫米、有機米糊等多款產品,提升了稻米的附加價值,對于改善農場經濟發展方式有借鑒意義。
北大荒農場擁有遼闊的土地資源,空氣、水質優良,可以為生產綠色有機稻米提供廣闊基地,自在源的生產技術與“蛙稻米”種植標準的引入,嚴控生產質量,可以提供安全健康綠色的糧食。同時,大面積種植生產,加上通過自在源公司直接進入市民生活,省去中間流通環節的成本,降低有機米產品價格,讓老百姓吃上價格實惠的安全放心米,成為北大荒農場與自在源公司的共識。
據了解,“蛙稻米”系列產品,除了一號店、易迅、天貓超市等網絡平臺,現已在虹橋友誼商城、世紀聯華超市、八佰伴、百盛、良友各大商超,及華氏大藥房、復興藥業、雷允上等藥店部分門店配售,而且馬上就要走入市民社區,11月8日將在長寧、黃浦、徐匯、普陀、青浦等各大城區開設13家社區門店,年底至2016年上半年將擴充到100多家社區店,全面貼近市民生活,讓老百姓出門就能買到優質健康米產品。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