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母嬰保護法》減少出生缺陷
“相關機構統計,各地設立的嬰兒安全島接收的棄嬰,九成以上都是病殘兒童,防治出生缺陷及保護病殘兒童任重道遠!”昨日,全國人大代表陳舒在赴京途中接受采訪時說,我國要落實《母嬰保護法》,推進科學防治出生缺陷,建立出生缺陷干預的規劃,搭建全國互聯互通的宣傳服務平臺。
近來廣州新設立的嬰兒安全島接收棄嬰暴增現象引起陳舒的高度關注,她認為,這與當下出生缺陷沒能得到很好的干預控制有關。她說:“衛生部在去年5月發布的《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指出,出生缺陷已成為我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
陳舒說:“目前我國以孕滿28周至出生后7天為監測期,對孕產婦死亡、兒童死亡和新生兒缺陷實施監測。很多專家反映監測期太短,使數據不能實現全覆蓋。應當向前延伸至次孕檢,向后延伸到兒科醫生發現出生缺陷為止。只有確定科學的監測模式,盡量獲得完整的數據,才能系統掌握出生缺陷整體態勢,查找出生缺陷致使因素、地理分布、城鄉差別和性別特征,從而為政府部門進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要建立出生缺陷干預服務的規劃,因為減少出生缺陷不能僅靠衛生部門的積極性,各相關部門都要互相配合。如很多地方的民政部門在婚姻登記處與公共衛生部門配合發放宣傳優生優育資料,推動婚前檢查就是很好的協作方式。婚前醫學檢查是預防出生缺陷的主陣地,也是對育齡青年進行健康宣教的良好時機。要健全優生優育保險(放心保)制度,為出生缺陷干預提供社會保障支持。公眾教育是出生缺陷預防的先導,數據顯示,30%的出生缺陷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建議國家衛計委開辦干預出生缺陷的官方網站,專門開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陳舒表示。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