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之都:20萬務工者共享“車間好聲音”
“想點《溫柔的慈悲》給××路25號的三個光棍……點一《愛你一萬年》祝老婆天天開心……點播《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送給全體員工,快要回家了,祝他們回家開心快樂。”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童裝產業發達,有“中國童裝之都”之稱,有20多萬外來務工者在當地打工。從今年12月起,面向車間工人的有線廣播節目《車間好聲音》推出了點播欄目,每天節目組都會收到上百個點播電話和微信。
《車間好聲音》每天下午2點至4點播出,次日上午10點至12點重播,有男女兩位主播兼編輯。主播兼編輯周志崟告訴記者,除了播放新聞、歌曲之外,他們也會向聽眾介紹一些生活常識和服務信息,例如春運的時候,《車間好聲音》就會及時播報鐵路和公路的售票信息。
《車間好聲音》是從2012年10月份起開播的,吳興區政府安排了800萬元專項資金,計劃在7500家童裝企業里安裝1.5萬只廣播喇叭,目前已經在4500家企業安裝了9千只。而有線廣播的日常維護費用也由政府承擔。
織里鎮副鎮長周功劍說,為了更好地宣傳時事政策、豐富工人文化生活,政府部門選擇了有線廣播這一建設成本小、傳播范圍廣的宣傳載體,打造了《車間好聲音》這一宣傳交流平臺。“終是為外來務工者建設一座‘空中文化禮堂’,增強他們對織里的認同感、歸宿感。”
在織里鎮繁華的南京路上,記者走進奧帥龍制衣廠的制衣車間,制衣工黃杰一邊麻利地踩著縫紉機,一邊聽著車間廣播,他告訴記者,訂單高峰時一天要工作12-14小時,收工后非常疲勞,只能馬上洗漱睡覺,想聽聽新的娛樂新聞,還得靠《車間好聲音》。
浙江布衣草人服飾有限公司的機修工張曉華同時也是車間廣播的兼職管理員,他告訴記者,服裝工人工作時眼手不停,只有耳朵是閑的,聽聽《車間好聲音》也是一種調劑。“我聽《車間好聲音》喜歡聽新聞,希望聽到的是針對打工者有什么樣的福利政策。”
而公司董事長馬偉忠說,在織里的每個童裝企業,每個工人都有小收音機或隨聲聽,各放各的,新聞、評書、戲曲、流行音樂此起彼伏,雖然熱鬧,但是也雜亂無章。特別是不少年輕人還喜歡戴耳塞,即使損傷聽力,也樂此不疲。而統一播出的有線廣播讓車間的生產環境更為有序。
“特別是像時事新聞,不但老板關心,員工也愛聽,像三中全會對計劃生育政策作了調整,許多工人在廣播里聽到了這個新聞。他們聽后就知道以后童裝生意會更興旺,自己的收入也會更高。”馬偉忠說。(完)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