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內幕:多兒童服裝標簽隨意打 跟質量不掛鉤
8月1日,國家頒布了新版《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范中針對3歲以下童裝做出了高安全等級的要求。3歲以下、身高100厘米以下的幼兒服裝必須執行紡織品安全等級的高標準—A類,否則禁止生產和銷售。A類標準對服裝的甲醛含量、pH值和異味指標都做了嚴格規定。
該標準為紡織品市場上新的強制性國標,這就意味著此前按照舊國標生產的2-3歲兒童服裝必須進行下架處理。
新國標
三歲以內的幼兒服裝必須為“A類”
很多年輕父母在選購童裝時一般僅憑手感、品牌判斷童裝質量,在看童裝標簽時都只關注服裝材質含量等參數,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服裝的等級標準,而明確標注于產品標簽上的安全技術類別卻是直觀反映出該童裝品質的權威認證。
8月1日起,《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正式實施,與2003年的舊標準不同的是,新標準把原來兩歲以內幼兒享有的A類服裝的“待遇”延伸至三歲以內的幼兒,把原來身高標準為80厘米以內的孩子放寬到現在的100厘米以內,同時對幼兒紡織產品有害物質的國際檢測更為嚴格,增加了對4-氨基偶氮苯染料的考核,實現了對24種有害物質的檢測,從而讓幼兒穿衣更安全、更健康。
親貝網了解到,標準中規定的指標包括甲醛含量、pH值、異味等。其中服裝經檢驗符合A級標準值,該產品可供幼兒使用;服裝經檢驗符合B級標準值,該產品可貼身穿著;服裝經檢驗符合C級標準值,該產品可穿著。三個級別中,A級別的要求為嚴格,如甲醛含量,幼兒紡織產品必須等于或少于20毫克/千克;而B級等于或少于75毫克/千克。
市場現狀
B類、C類童裝仍然有售
昨日,記者走訪了多家兒童服裝品牌商店,在某國際品牌兒童服裝區看到,多款秋季套頭衫的安全技術類別均標注為B類,甚至有標注C類的外套和褲子。記者又來到多家童裝專營店,發現也存在不同程度售賣B類童裝的現象。當記者拿著兩款分別標注A類和B類的童裝詢問皇姑區黃河大街某童裝專賣店營業員時,該營業員對安全技術類別并不了解,并解釋:“這倆衣服款式不同,這個類別就像貨號一樣,是區分款式用的。”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正在挑選童裝的父母,90%以上父母不了解安全技術類別,購買童裝主要依靠款式和手感判斷優劣。一位2歲半孩子的媽媽坦言,很少來童裝店購買童裝,因為孩子長得快,需要經常購買新衣服,但童裝店的價格較批發市場和路邊小店相比還是較高的。
記者來到某大型服裝批發市場發現,多數新款秋冬童裝價格便宜而且安全技術類別均標注為A類。但業內人士透露,有些散貨童裝沒有質檢部門的檢查報告,他說:“標簽都是自己成批量打的,想咋寫就咋寫,咱也知道出新標準了,寫A類好往外批貨。”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