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服裝品牌建設可行性分析
我國童裝產業集群化態勢日趨明顯,已具備品牌建設的產業集群基礎,如廣東佛山和浙江織里兩大童裝產業集群。佛山環市鎮童裝及相關企業2300多家,童裝年產量1.7億件,年產值35億元以上,從業人員亦達7萬多人,年出口創匯2000萬美元。浙江湖州織里鎮童裝產業從業人口7萬多人,生產企業約6000家,年童裝產量1.2億件,年產值30億元,并擁有童裝、棉布等六個專業市場,年市場成交額93億元。另外福建石獅正準備整合并打造當地童裝產業,樹立區域經濟品牌。廣東東莞外資童裝企業較多,它們規模大,管理規范,熟悉國際上品牌運作的各種手法,產品定位于高檔童裝市場。
經過二十多年的貼牌生產,我國童裝企業已經可以自主生產產品優質的童裝,生產設備和生產能力也達到了較高品質和水平,有完整的生產鏈、研究中心、檢測中心、交易中心等,成體系地成為中國童裝生產基地。所以我國的童裝企業不應該只停留在貼牌和模仿抄襲上,而應該借助現有生產能力和在國內已有的影響,實施品牌建設的“兩步走”戰略。即在鼓勵廣大中小企業建立自主品牌的同時,在產業集群區內創立“區域品牌”,鼓勵條件成熟的產業集群申報集體商標。目前“西樵面料”、“均安牛仔”、“張槎針織”、“佛山童服”等產業集群已分別申請注冊集體商標,要推動中小企業在國內外紡織童裝展會上抱團參展,打造強勢的區域品牌。第二步就是要把本土企業設計制造的童裝與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精髓融化在一起,打造中國知名的國際品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這樣我國的童裝業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