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汽車座椅廠家被迫轉型
多年以來,國內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市場一直處于“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慘淡狀態。
與歐美國家對兒童安全座椅執行強制執行標準不同,我國一直缺乏國家強制性標準。多年以來,國內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市場一直處于“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慘淡狀態。
有機構調查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只有0.04%的家庭乘用車在使用兒童安全座椅,而我國目前50家左右的正規兒童安全座椅生產廠商當中,95%的產品都是銷往歐美地區,在國內市場,它們則面臨著或淘汰或轉型的命運。
轉向互聯網渠道
新國標實施后,并沒有要求廠家必須馬上執行,這就給了一些原本沒有生產汽車兒童座椅的生產商“有機可乘”的轉行機會。
隨著新國標的出臺,國內很多生產商嗅到了商機,并準備加入到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生產行列。但是情況并不樂觀,甚至有的是原來從事塑料桶生產的企業,也加入到生產安全座椅的行例,這些產品大部分都是進行簡單的外形抄襲模仿,未經過專業的設計研發及相關的測試認證。
根據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輕工實驗室工程師蒼安國的介紹,當前出臺的新國標正是在目前歐洲標準的基礎上修改制定的。由于新國標實施后,并沒有要求廠家必須馬上執行,這就給了一些原本沒有生產汽車兒童座椅的生產商“有機可乘”的轉行機會。
蒼安國解釋,中國的國標是參考歐洲ECER44/04標準,從出臺到實行3C認證,需要有兩年左右的過渡期,目的是讓生產商有一個適應的時間。
“一款兒童安全座椅產品從研發、試產到全面投產,需要有16個月以上的時間。兩年左右的過渡期,足夠讓目前在部分指標上不達標的生產廠家根據新國標的要求改進自己的工藝。”寧波英孚嬰童用品有限公司華南區銷售總經理鄧孝斌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而生產不合格的兒童座椅廠家就是這樣打“擦邊球”,記者從不少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的經銷商處了解到,一些指標不達標的兒童安全座椅產品,大部分是通過網絡銷售的途徑進行鋪貨銷售的。
“網絡銷售具有價格優勢,而且售后服務不像實體店一樣麻煩,消費者一般貪圖便宜,其本身對兒童安全座椅產品的歐標、國標也并不太了解,與線下動輒上千元一款的兒童安全座椅的價格相比,網上幾百元就能購買到同一品牌的兒童安全座椅,消費者會覺得很實惠。”東莞愛卡貝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營銷總監袁衛東對記者表示。
隨后,記者從淘寶等大型購物網站上搜索發現,不少兒童安全座椅均是以200至500元左右的價格進行銷售,部分產品的價格甚至低至六七十元,有不少品牌竟然連生產地、生產廠家、說明書都沒有,而產品的標示、配備和產品質量更是令人擔憂。
“一款合格的兒童安全座椅產品,不算研發的投入成本,僅生產的原材料成本,就在幾百元人民幣以上,網上銷售的兒童座椅,價格往往連成本都不到,其質量可想而知。”一名從事兒童座椅的廠家銷售代表告訴記者。相關專家也曾呼吁,網上低價銷售的兒童座椅產品使用風險值得消費者謹慎評估。
眾所周知,真正的品牌產品在產品的售后服務上,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成本,但網絡銷售的產品則可以節省這一塊的投入。
“消費者一般不會了解這么細,網上價格的天然優勢,讓消費者在購買兒童安全座椅產品時,很難選擇去實體店購買品牌產品。而兒童安全座椅的真正安全,在于消費者必須了解到產品的特性、設計、正確使用方法,并獲得良好的售后服務跟蹤,這是實體店無法讓網絡店代替的地方。”鄧孝斌告訴記者。
記者從國內不少正規品牌的兒童安全座椅生產廠家了解到,傳統的兒童安全座椅銷售渠道一般有兩種:一是母嬰用品店,二是汽車配件店,都是實體店的形式,這樣就可以涵蓋安裝和售后服務,一旦產品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
新國標的實施,也在業內引起了爭論。一些兒童安全座椅產品生產廠家表示,從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的角度來講,希望國標能夠起到行業規范的作用。但是,也有些人認為,這個行業目前還很弱小,需要有更多企業的參與,“百花齊放”才能有更多創新產品的出現。
技術標準倒逼企業轉型
目前,國內兒童安全座椅企業盡管在用料方面已經逐步可以與國外品牌媲美,但產品的設計顯然還是國內企業的軟肋。
隨著新國標的出臺,國內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市場將會被進一步規范。其規范的內容是讓生產企業,從初的設計制作、生產管控、質量體系保證等通過國家標準測試,并對追溯系統及售后服務體系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規范。其中,主要包括兒童座椅在整車中的固定和連接方法、兒童座椅的結構要求、兒童座椅總成的性能、試驗方法這三個方面。
一些廠家代表表示,國內很多產品其實也并非完全達不到國標或者歐標的標準,只是在某個設計或者某個部位的用料方面達不到要求。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技術上與國外存在差距外,更主要的是部分廠家為了節約成本、壓低銷售價格而采取的策略。“因為以前沒有國家標準,每個生產廠商都按照自身制定的各種技術標準去生產成品,不排除有部分產品在某些技術條件上無法達到新出臺的國標的要求。”作為生產廠商,鄧孝斌并不否認當前國內市場上存在著部分不達標的產品。
雖然新國標實施后有兩年的緩沖期,并沒有要求商家必須馬上執行,針對兒童安全座椅的3C認證現在也還未推行。但是,對于不少廠家來說,在實行3C認證之前,如何清理庫存成為頭等大事。
在東莞愛卡貝兒童用品銷售門店里,記者看到在售的德國“kiddy”、英國“寶得適”以及多個國內知名兒童安全座椅品牌。在產品的設計方面,小到一個卡扣、安全帶的設計,大到整個產品的安裝使用方式,國內品牌與國外品牌仍有比較明顯的差距。比如,其中一款國外品牌座椅的卡扣,擁有獨特的報警系統,當卡扣處于未扣好狀態時,卡扣能發出自動報警聲,這在國內品牌的安全座椅當中根本找不到如此精細的設計。
“在產品的用料上,國外品牌產品的底座采取多是PE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做出來的產品壁厚、而且牢固。表面材料也會考慮到接觸皮膚是否舒服,是否容易讓兒童產生過敏、或易清洗等等,而國內的一些產品為了節約成本,多數會采用吸塑工藝,容易忽略用料的要求,這樣的座椅在受到碰撞時安全系數就要打折扣了。”袁衛東對記者表示。
不可否認的是,價格低廉的產品在國內又確實有消費群體的支撐。袁衛東認為,正是由于國內很多消費者希望購買到價格低廉的產品,但對產品本身的安全性能又不太了解,因此這種市場環境支撐了這些企業的生存。
現在,如果按照新的國家標準整改,部分兒童安全座椅廠家可能需要重新更換生產設備或增加研發的投入,這對于生產廠家而言,成本將明顯上升,而且在短期內,國內廠家很難做到完全的整改合格。
國內一些有品牌的兒童汽車座椅生產廠家,在新國標出臺之后,收到很多國內的小廠家請求,希望合作,利用這些已成熟企業的技術和投入,進行企業轉型,成為它們的代工生產商。
“事實上,很多座椅生產廠家對新國標中的一些要求并不陌生。”鄧孝斌對記者表示,行業內不少企業的產品均以外銷為主,外銷產品均符合歐洲ECER44/04汽車座椅安全標準,因此達到新國標要求基本沒有太大問題。
盡管新國標的出臺引起了市場的關注,但新出臺的國標仍然只是一個技術性的標準,是對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安全性的規范,并非一個約束駕駛員行為的法律條款。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生產企業盡管在用料方面已經逐步可以與國外品牌媲美,但產品的設計顯然還是國內企業的軟肋。袁衛東也承認:國外有些設計是抄不來的,國內的產品只能通過消費者的體驗慢慢來改進,而這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突圍關鍵在于市場培育
出乎意料的是,兒童安全座椅新國標的出臺,并未引起行業的沸騰,大多數從業人士甚至流露出比較悲觀的態度。這種悲觀似乎已成為這個行業的一種慣性,因為國內的兒童安全座椅市場一直門前冷落。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的傳統銷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個是母嬰用品店,另一個是汽車配件市場,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但由于國內本來消費意識的缺乏,這兩個傳統渠道的情況均不樂觀。
一家知名兒童安全座椅品牌的華南區銷售代理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目前全國兒童安全座椅市場的銷售總金額保守估計不會超過10億元,這與每年全國的外貿出口量相比,幾乎是九牛一毛。“盡管分量很少,但大多數企業都不會放棄國內市場的開拓,我們此前也是虧損多年,但堅持做下來了,去年開始扭虧為盈了,這證明了國內市場的整體趨勢還是在向上走的。”
出于國內市場長遠的增長潛力以及自身企業品牌培養的需要,不少企業對目前冷淡的國內市場選擇了堅持。它們所面對的嚴峻問題并不是同行間的競爭,而是整體低迷的市場消費環境,這一點短期內無法改變。
新國標的出臺,雖然沒讓廠家們看到國內市場井噴的可能性,但作為一個行業的標準而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廠家和商家都有理由感到欣慰。
“以前我們是一個被忽略的行業,新國標的出臺讓我們意識到,消費者所關注的其實不僅是產品的質量,產品設計、使用方法、售后服務都會成為他們未來關注的焦點。”上述銷售經理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兒童安全座椅行業標準的出臺,真正的意義在于賦予了這個行業一個明確的技術標準和定義,這就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的路徑,而這一意義遠遠大于因市場關注而產生的短期銷量的提升。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