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市場亂象:質量參差不齊 產品過于成人化
六一將至,兒童服裝質量問題再度引起社會關注,童裝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設計過于成人化、價格高昂等問題成為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焦點。為此,中新網生活頻道特地盤點童裝市場現存的亂象,綜合各方觀點,為廣大家長提供理性消費指南。
1.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派克蘭帝、麗嬰房等品牌上黑榜
據華聲在線5月31日報道,日前,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北京、上海、廣東等七省市47家企業生產或經銷的63種童裝進行比較試驗,發現33.3%的樣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上海市質監局集中公布抽檢的兒童衣鞋等質量報告中,不合格率為18.2%;廣州質監局抽查則查出逾一成童裝不合格;長春工商局抽取兒童服裝61個批次,有10個批次不合格。
在此次抽查中,一些消費者心目中的“”也上了黑榜,如派克蘭帝、麗嬰房、英氏、JEEP、ZARA、Disney等赫然在列,令消費者大跌眼鏡。此次被抽查的童裝質量問題是在正規市場抽查到的,可以想象,非正規童裝市場的合格率更令人擔憂。
甲醛、PH值、可分解致芳香胺染料等安全指標超標,是此次童裝抽檢中發現的問題。其中可分解致芳香胺染料超標危害極大,對兒童用品執行強制認證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密度,已經成了刻不容緩的任務。
有觀點認為,六一前檢查童裝是一種節日執法。例如,婦女節查婦女用品質量,三大傳統節日則查粽子、月餅和蔬菜質量,甚至宣判涉毒案件,也要等待“國際禁毒日”扎堆進行。兒童節前后突擊檢查當然必要,但對兒童的保護不是一時一刻的事。童裝致,應該隨時把這種童裝堵在生產企業,不能進入市場,等到“六一”兒童節才來警示兒童,實在太遲。
北京市消協建議,消費者購買時兒童服裝時要查看產品標識的標注,注意服裝的面料,是棉織物,否則不利于兒童健康。購買時,要選擇正規的購物場所并妥善留存購物憑證,以便出現質量問題后能夠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另外,北京市消協提醒消費者,選購幼兒貼身衣物時應選白、淺藍、淺粉等素雅顏色,不僅更安全,還可更好地觀察幼兒分泌物,發現其健康問題。
中商聯消費品質量安全檢驗中心主任李秀英也為家長支招,她說,新購的嬰童服裝應洗滌后再穿,新衣服經過洗滌和日曬后,就能使甲醛有效降低到不危害健康的程度,衣服酸堿度PH值也可以得到稀釋。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