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檢測報告的權威性
3月23日,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和廣東省質量監督食品檢驗站發布了對金奇仕鱈魚肝油、乳鈣膠囊的檢測報告,為沸沸揚揚的金奇仕佝僂門帶來了階段性的進展。兩份權威檢測報告均顯示:金奇仕鱈魚肝油、乳鈣膠囊主要營養素檢測值均符合包裝標示,衛生指標合格。金奇仕產品合格安全,舒緩了不少家長的擔憂與焦慮。但仍然有少數家長存在這樣的疑問:同樣是檢測報告,雖然結論基本一致,但為什么這兩份報告的結果與之前杭州消費者送檢報告、媒體送檢報告有所不同呢?究竟哪份更權威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影響檢測報告結果的各個重要因素吧。
如何評估報告的權威性?
因素一:樣品量
樣品量是影響質檢結果的一個關鍵因素。送檢產品的樣本量越大,得出來的數據越精確;個別樣品則不能反映真實的檢驗數據。DHA、維生素D這兩種營養素的含量均需要大批量檢測才能得出準確數據。此次,金奇仕官方送檢的樣本量為21盒;而杭州消費者、媒體送檢的樣本量為1盒,容易出現偏差,不足以反映產品真實的檢驗數值。
因素二:產品的真實性
產品的真實性。市面上偽劣假冒產品、山寨產品橫行,非企業官方送檢先要確保品牌以及產品的真實性、準確性。據了解,金奇仕產品包裝上有防偽查詢碼,刮開涂層,在網上輸入查詢碼可辨產品真偽。
因素三:儲存的妥當性
以魚肝油為例,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加速魚肝油的變質,改變其顏色,降低其,甚至還會出現軟化、破裂、漏油等現象,因此魚肝油應避光保存以避免氧化、受潮。產品已開封或者運輸過程中的暴曬等,都會影響終的檢測數值。
此外,送檢批次、送檢樣品量、檢測技術等因素都會產品檢測數值的差異。
如何解讀檢測報告?
除了報告的權威性,如何解讀檢測報告上密密麻麻的數字也成了消費者為關注的事情之一。之前,杭州消費者質檢報告顯示:金奇仕鱈魚肝油維生素D含量為297IU/粒,但產品標識值為300 IU/粒。部分消費者由此斷言:金奇仕營養素與標識不符。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所檢測營養素數值在允許誤差范圍內均屬于合格產品。以金奇仕鱈魚肝油維生素D為例,廣東省質量監督食品檢驗站檢驗報告顯示:維生素D的實測值為376IU/粒,標簽標識值為300IU/粒。根據相關法規依據,可以允許的誤差范圍為:80%-180%,即低限為240 IU/粒,高限為540 IU/粒。由此可見,金奇仕鱈魚肝油的維生素D含量與標識值相符。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