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安全隱患:知名品牌頻上質檢黑名單
童裝不是“縮水”的大人服裝,童裝的安全問題亦當引起重視。每年質量抽檢,童裝都不可避免地成為“重災區”,包括阿迪達斯、H&;M、博士蛙、麗嬰房、巴布豆等一系列知名童裝都無一幸免。業內人士指出,由于近五成市場并非品牌童裝,消費者在購買時候更需警惕。“一方面童裝維權較為困難,尤其當涉及化學不合格產品;另一方面消費者購買童裝時,對于童裝安全質量問題容易忽視。”隨著我國童裝市場蛋糕不斷被做大,童裝格局不斷變化,此前一直難以解決的童裝安全問題需要重新審視。
/調查/
麗嬰房、博士蛙均有產品抽檢不合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多個地方質監部門在對兒童服飾的抽檢中發現了國內多個品牌童裝存在質量問題。涉及的產品包括不少知名品牌童裝。
在今年2月的一次抽檢中,業界銷售過億的龍頭童裝品牌 “安奈兒”批號為AB131408批次的長袖翻領T恤甲醛含量超標4倍,檢測結果為不合格。安奈爾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安奈爾在接到檢測報告后就立即將涉及產品下架,并自行對相關產品進行復檢,“之后檢測的10多件產品無一甲醛超標”。
臺灣童裝品牌麗嬰房在進入大陸市場后發展迅速,目前已在大陸擁有接近2000家實體門店。今年1月份,中消協公布,隸屬于臺灣麗嬰房的上海麗嬰房嬰童用品有限公司的RobertadiCamerino童鞋存在未標注中國鞋號或鞋幫材料標注不全等不合格問題。這是繼去年6月份,銷售批號為1292020156906的Robertadicamerino牌童褲pH值、耐酸汗漬色牢度等項目不合格之后,麗嬰房童裝產品又一次登上黑名單。
麗嬰房上海方面媒體公關相關部門魏娜回應,公司在遇到類似的產品質量問題時會先對出現問題批次產品進行下架處理,并表示“之前個別品項問題均已得到整改。”當記者詢問近兩年麗嬰房質量問題頻發的原因以及是否有相關具體整改措施時,截至記者發稿之時,也未得到麗嬰房方面的相關回復。
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超過500家專賣店及專柜的博士蛙也沒有躲過“質量門”。在去年8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監測結果中,一款標稱“博士蛙牌無袖圓領衫套”因其樣品水洗后縮水程度較大、洗后影響再次穿用被檢測為“不合格”。
上海榮臣博士蛙(有限)公司公關事業部侯姓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時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屬于個案,之前從來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我們及時對有問題批次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其他的批次并沒有類似的產品問題。”
/觀點/
童裝之“毒”潛伏整個產業鏈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我國的童裝產量在50億件(套)左右,占服裝產業的11%。而我國的童裝生產企業至少有1萬家左右,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福建、廣東一帶,具有一定規模童裝生產企業6000家左右,而有知名度的童裝企業不足200家。
在給孩子買衣服方面,很多家長其實不怕花錢,但就怕花了錢還買到不合格的產品,因為問題童裝的危害實在太大。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救助委員會劉良玉指出,“兒童病種的發生,劣質兒童用品導致的占到了5%以上,特別是童裝和幼兒服裝中甲醛超標成為大的殺手,未使用環保類產品,導致流向市場的部分童裝含有有毒物質,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國家質檢總局透露,國家每年都會花大量財力對于童裝質量進行監督抽查。但令人遺憾的是,每年的抽檢結果中,都存在大量不合格產品。
童裝質量問題之所以成為 “老大難”,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謝青指出,童裝安全不僅僅是生產企業的問題,更是供應鏈印染、加工等的問題,整個供應鏈都需要有力監管和深刻反思。
“我們要控制童裝的質量問題非常難辦,每一個批次的童裝,在送去協作廠家進行加工后,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要檢驗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關注童裝安全需要關注整個產業鏈的安全。”謝青進一步指出。
一位品牌商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要把控好童裝質量,就需要對于原材料進行把控。產品的質量問題,往往還是來自于面料。”
由于外銷情況不理想,很多工廠同時轉作內銷。綠盒子童裝總裁吳芳芳稱,“現在,童裝內銷的行業利潤率只有5%到8%,工廠在面料采購的環節上自然是價格越低廉越好。”
在這種情況下,寧波一童裝出口企業老板蔡小玲介紹,工廠不得不更換面料來降低成本,“很多的廉價童裝就通過批發渠道流入市場。”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