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輻射孕婦裝行業需客觀“有用性”驗證
2011年12月17日,央視《真相調查》播出的《“防輻射服防輻射”謊言?》對專門為孕婦設計的防輻射服進行調查。報道稱:記者通過中科院的推薦找到了一家國內具有水平的專業電子檢測實驗室,對一件金屬纖維的防輻射服的防輻射能力進行檢測。工程師陳峰實驗結果表明,這種金屬纖維的防輻射服能夠抵擋住90%左右的單一方向輻射;但現實生活中穿著防輻射服對于來自某些方向的輻射源不僅沒有防護作用,反而會讓防輻射服內的輻射強度變大。該報道還稱,由于防輻射產品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還處在無人監管的空白狀態。消息一出,輿論一片嘩然:
中國兒童產業研究中心點評:
l “無用論”升級為“有害論”,央視報道引發軒然大波
事實上,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民用防輻射服行業出現起,關于防輻射孕婦裝是否有用的爭議就從未停止過。科普作家方舟子也曾在兩年前提出過關于防輻射孕婦裝的質疑。
但與此同時,在我國居民家用電器及電腦普及以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背景之下,隨著優生優育思想的深入,大批消費者依舊抱著“寧信其有”的心態購買防輻射孕婦服,使得該行業在質疑聲中不斷壯大,并成為我國母嬰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我國目前有防輻射服生產企業近千家,大型企業有幾十家,諸如添香、優加、十月媽咪、奇妮等經過多年已成為行業的品牌。
中國兒童產業研究中心認為,此次央視《真相調查》對于防輻射孕婦裝的質疑之所以能引發軒然大波,一是基于央視作為國家媒體的重要影響力;二是此次對防輻射孕婦裝的質疑從“無用論”升級為了“有害論”,消費者原本對防輻射服“將信將疑”的信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從而將整個防輻射孕婦裝行業推向了的危險境地。
l 危機深層原因:國家標準長時間缺位+行業企業“得過且過”心態
此次危機爆發后,防輻射孕婦裝生產企業迅速行動起來,一方面組織行業聚會探討危機應對策略,另一方面通過行業協會及媒體的渠道向消費者傳遞信心,在危機處理方面稱得上是比較及時的。但中國兒童產業研究中心認為,此次事件不應僅被當作“公關危機”來處理,整個行業應深刻反思危機爆發的原因,并謀求徹底解決的方法。
據了解,目前防輻射孕婦裝市售產品基本都標有來自科工研究所或專業檢測中心的鑒定結果,但國家一直沒有對此行業做出任何專屬的標準制定,市場監管基本處于真空狀態。在此背景下,各個企業為贏得先發優勢、獲得市場信任紛紛自行推出“標準”,行業處于混亂的粗放增長狀態。此外更重要的是,面對長久以來的“無用論”的質疑聲,行業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做出權威、統一、正面的解釋和回應。因此,中國兒童產業研究中心認為,國家標準的長期缺位以及行業相關企業長時間面對質疑時“得過且過”的心態使得此次危機的爆發成為了某種必然。
l 繞不開的基礎工作
中國兒童產業研究中心建議防輻射孕婦裝企業從兩方面著手,以度過此次危機:
ü 坦白、客觀地對防輻射孕婦裝的“有用性”進行驗證
此次危機的核心是對防輻射孕婦裝產品的存在理由所進行的批判,因此,相關行業的企業如何論證防輻射孕婦裝在功能上的作用是應對質疑的核心所在。事實上,無論從第三方身份的客觀性上還是權威性上看,目前給防輻射孕婦裝以支持的行業機構對于消費者來說都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在信任成本越來越高的國別及時代背景下,相關企業必須尋求更具說服力的權威驗證,甚至可以選擇在國際上有一定口碑的實驗室(對防輻射服的質疑之一是因為國外的防輻射孕婦服并未推廣)。
ü 盡快推動國家標準的出臺,促進行業有序、可持續發展
任何一個行業尤其是新興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都需要統一且具有強制性的行業標準以及完善的市場監管制度。對于防輻射孕婦裝這些以技術、科技為核心價值的產品,一整套相關的參考數據與監測標準同樣非常必要/為維護市場秩序與產業的健康發展,相關部門有必要提升統籌各方的能力與制定標準的效率,使產業盡快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ü 消費者信心恢復尚需時日
需要強調的是,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喜愛有可能在短期內通過廣告營銷建立起來,但一旦信心被摧毀,之后的恢復將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盡管目前針對央視的報道,相繼有醫學專家、防輻射協會等各方人士發表反對觀點,但市場仍出現銷售下滑、退貨甚至訴訟的反應。中國兒童產業研究中心預計,此次危機事件的影響將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未來企業是否能坦白、積極地應對質疑以及行業標準是否能盡快出臺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此行業未來的方向。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次危機對于防輻射孕婦裝行業的長期發展并一定是壞事。一旦質疑澄清、國家標準頒布實施,一批不規范甚至“山寨”類企業將被淘汰出局,整個行業或將進入全新的產業發展階段。
此外,這一事件也給其他可能存在類似情況的高成長行業提出了警示,尤其是在母嬰消費領域。隨著消費者觀念的成熟以及全社會對于兒童產業的重視,一些之前并不被重視的基礎問題必然會通過各種途徑浮出水面,甚至可能對行業的發展構成致命一擊。一個多月前,月子餐銷售企業廣禾堂宣布獲得云鋒基金、經緯中國風險投資后,關于“月子餐是‘血燕式’騙局”的批判就是例子之一。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