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韓兒童產品面臨五種化學物質限制
據寧波檢驗檢疫局WTO辦公室消息,2012年1月份,韓國環境部(MoE)發表了2012年度政策報告,其中涉及對兒童產品及兒童設施建筑材料中化學品限制使用的提案標準。
韓國環境部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個覆蓋化學物質的注冊、評估的制度,即通常所說的韓國REACH法規。該提案重點包括兩個方面內容,需引起輸韓企業高度關注:一是規定兒童產品中5種物質的限制要求,包括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和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2項鄰苯類物質、壬基苯酚、氯乙烯、錫化合物,并已開始執行實施。二是將啟動對諸如兒童日常護理中心及游樂場地的設施建造的安全控制標準的研究,并計劃在2016年將該控制標準擴展到所有與兒童相關設施建造的領域。
檢驗檢疫專家指出,隨著兒童產品成為高風險的焦點敏感產品,各國紛紛在建立完善的兒童產品化學品管理體系方面跨入新的里程碑,上述提案中的5種物質只是眾多具有環境健康危害的化學品中的冰山一角,越來越多的包括環境激素類、重金屬類在內的有毒有害物質將被限制使用,將在無形中增加企業的檢測成本,致使出口企業利潤一再縮水,面臨新的風險和陷阱。
寧波地區兒童產品在穩步對外出口的同時,努力爭創行業,為填補歐美市場出口下滑,紛紛將目光投向日韓等亞洲地區尋找新的貿易契機。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市經檢驗檢疫出口韓國的兒童產品超過600萬美元,涉及嬰兒奶瓶、童車、童裝、嬰兒床、玩具等。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企業,為有效規避“碰壁”風險,應做好如下方面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先,在盡快熟悉法規標準變化更新的基礎上,通過建立產品試驗室提高自身檢測能力,在采購渠道上對敏感材料和油漆油墨涂料等有毒有害化學品實行源頭控制和限制,確保產品所使用的油漆及其它化學劑不含重金屬、甲醛,不會排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其次,對產品原料、工藝設計、生產流程、組分分析、倉儲運輸、包裝發貨等程序進行精細化控制和嚴格把關。后,企業應拋棄低價競爭,尋求價值品質的轉型升級之路,依托可靠的產品質量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以應對國外相關產品采購商和零售商制定的更趨嚴格的采購標準。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