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鞋品通關《協調制度》正式啟動
2012年版《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簡稱《協調制度》又稱“HS”)已從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制度對現有“HS”編碼做出較大修改,將影響我市近700家企業的1.5萬批出口貨物的通關,其中影響大的是鞋類和一次性衛生用品。
泉州檢驗檢疫局緊急提醒企業,對于2011年10月1日以后取得各地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出境換證憑單》或《通關單》且尚未報關出口的相關商品,企業應在2012年1月31日前辦理報關手續,以免影響出口,2012年2月1日起通關單的商品編碼必須與實際海關編碼相一致。
據了解,此次《協調制度》修訂涉及商品范圍較廣,當商品稅則號發生變化,企業必須辦理改單手續以確保進出口貨物通關單數據與報關單數據一致。經核對,泉州市進出口企業受新版《協調制度》影響大的是鞋類和一次性衛生用品。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對于列入《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的商品,海關憑各地檢驗檢疫機構簽發《通關單》辦理報關手續。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對檢驗檢疫合格的商品簽發《出境換證憑單》或《通關單》,一般貨物證單有效期為60天。據統計,2011年10月1日以來,泉州檢驗檢
疫局共檢驗檢疫涉及稅則號調整可能需要及時報關的休閑鞋619家、13263批、4.67億美元;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企業78家、2061批、1.08億美元。
泉州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建議,相關企業以及報關報檢行業等要提前關注和了解2012年版《協調制度》的修改情況,加強與海關和檢驗檢疫機構的溝通聯系。由于此次《協調制度》的修訂是全球范圍的改動,出口企業在了解《協調制度》修改內容的基礎上,應著重了解相關出口目的國家在轉換過程中,商品稅號及稅號所包含的商品范圍是否發生變化,同時也應關注稅號所承載的相關稅率、監管條件等是否發生變化,尤其對于有協定稅率的商品,更應了解相關國家在稅則轉換過程中是否履行了原來的承諾,出口企業的自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等,如有變化應提前做好準備并及時向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反映。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