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媽咪好“孕”裁縫
中國企業當中長期存在著一種對品牌理解的誤區:將品牌視為廣告和營銷宣傳的工具,而非企業的核心資產,如果不需要做廣告和營銷推廣的企業,便不需要品牌。但事實上,品牌并不僅僅是吸引個人消費者的宣傳手段,企業都必須對自己與外界的所有接觸和溝通進行管理,以保護企業的形象資產。
在2011中國品牌價值管理論壇的評選當中,通過對多個參選案例的梳理,我們發現諸多以往鮮見的領域,正在出現品牌的萌芽,其中不乏頗為出色的案例。這一趨勢先表現為入選企業的多元化,從早期較為出色的品牌案例大多集中在日用消費品、汽車、金融等行業,到如今以企業市場為主的材料、化工、機械等行業優秀案例層出不窮,中小企業中時有不凡創意涌現,甚至在公共事業領域和NGO領域也在品牌方面有所創新。
主力資金流分析(10/31)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
突發暴漲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因此,繼上期專刊發布了5個案例之后,本期我們再分享5個獲獎案例。我們希望通過更為廣闊的觀察視角,為您開啟品牌探尋之旅。
“閃開,十月媽咪駕到!”這段兩分鐘輕松活潑的Flash廣告曾在各大城市的地鐵里風靡一時,讓很多人認出小S的同時,也記住了“十月媽咪”這一孕裝品牌。“十月媽咪”董事長趙浦相當滿意這一深入人心的推廣,讓他更興奮的則是國內孕裝品牌的市場空間。
聯合國曾發布報告稱,孕婦、嬰童用品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相關統計顯示,美國每年有400萬人口的出生,孕婦裝市場銷售額高達12億美元;在只有420萬人口的新加坡,行業Mothercare已實現孕婦裝年銷售3000余萬新元;在人口不足690萬的中國香港,也有60余家中型以上孕婦服飾專賣店,每家營業額超過1000萬港元。相比之下,大陸市場無疑更加誘人。若以同為大陸型經濟體的美國經驗來推算,未來2-3年,我國孕婦裝市場的銷售額將達50億元。而眼下,即便是本土“十月媽咪”,銷售額大約僅為6億元。
盡管成長的前景可期,但在這個相對混沌的市場,如何將孕婦裝這一窄眾產品的品牌做扎實,一直是整個行業的難題。經過仔細的研究,趙浦發現,如今的準媽媽大多是在相對富裕的環境中長大的80后獨生女,她們非常注重設計、品質和品牌。面對喜好新鮮創意、有著獨特個性的80后消費群,趙浦深知產品除了漂亮、時髦、良好的性價比外,功能還得有所“顛覆”。在此基礎上,趙浦確定了“十月媽咪”的產品定位:將時尚與孕裝相結合。通過孕婦裝,向80后的準媽媽們傳遞“時尚辣媽”的概念。
“孕婦裝本身是一個服裝,應該按照女裝的標準來做。” 趙浦說道,“關鍵是要讀懂這代人,研究掌握好她們的心理。”
于是,以“閃開,十月媽咪駕到!”為題的動畫短片,詼諧地表現了新一代準媽媽俏皮的一面,這句帶點張揚跋扈語調的廣告詞與品牌代言人小S的搞怪個性十分吻合,也表達了80后追求自我的率直特質。
為了進一步貼近80后的消費習慣,十月媽咪開始試水網絡銷售。據趙浦介紹,十月媽咪網上商城從去年10月上線以來已實現了5000萬元的銷售額,對整個銷量貢獻率達到了8%。電子商務如今已成為公司十分重要的銷售渠道。除了持續加大線上的投入,公司還嘗試著涉足出版業。去年,由趙浦親自策劃,有喜實業出版了一本《十月媽咪幸福全攻略》。與以往由醫生等編寫教材不同,這本書加入了圖片、漫畫,還從美國進口了胎兒的彩色顯微照片,將知識性與活潑可愛的特點相結合。
這一系列營銷活動,讓“十月媽咪”這一品牌迅速被80后準媽媽們接受。在此基礎上,“十月媽咪”并不僅僅滿足于被認知,而是隨時關注80后群體的變化,不斷為品牌注入新的元素。
譬如,趙浦意識到,建立在用戶親身體驗基礎上的口碑傳播是孕婦裝這一略帶“功能性”產品的好傳播渠道,于是,公司在2009年聘請了陳逸飛的席設計師打造生活概念店,以強化消費者對“十月媽咪”的品牌體驗。
據悉,每家直營店的裝修費用大約在200萬元,“雖然增加了成本壓力,但體現了十月媽咪以客戶為導向的品牌營銷理念。”趙浦稱。300-800元的平均消費,卻擁有相當于1500元價位的消費氛圍,這恰是趙浦的用意——提升店鋪形象,讓顧客感到物超所值。
身處細分市場,既有挑戰也容易形成優勢。趙浦表示,兩個孕婦會因為共同的話題成為朋友,相互介紹使用的產品,形成口碑傳播;如果在懷孕期間使用十月媽咪的產品并建立了忠誠度,就能產生持續購買。孕嬰童產業中,孕婦產品在前端,因此未來十月媽咪將整合產業鏈相關行業,發展渠道品牌,為孕婦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務體驗。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