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成未來朝陽產業 國內外品牌紛紛挺進
有人曾比喻兒童是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充滿希望,那么童裝也成為未來的朝陽產業。據了解,中國目前有近3億兒童,每年還將增加1000萬以上的新生兒。中國童裝產業達到了1000億元的市場規模,伴隨著第四次生育高峰,童裝行業率先吹響了商機的集結號,童裝市場的強烈需求也不斷呼喚著童裝實力品牌的崛起。
機遇與挑戰并存 服裝品牌競相角逐
在生產成本不斷上漲的市場環境下,各大服裝廠之間的競爭壓力也與日俱增,價格戰、品牌站此起彼伏。但是在男裝、女裝生產廠家競相角逐時,童裝市場卻充滿無限商機。業界稱童裝為服裝行業的后一塊金礦,據權威部門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大的童裝市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外知名品牌紛紛切割中國童裝這塊龐大的蛋糕。如國外阿迪達斯、優衣庫、ZARA、H&M等;國內李寧、森馬、美特斯邦威、以純、安踏、特步、361度集團等,紛紛挺軍童裝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整個服裝行業都在盯著童裝市場的時候,必然會迎來一次大規模的無硝煙的戰爭,同時將催生品牌的誕生。
關于國內童裝品牌的冷思考
如今,當眾多企業將目光瞄向國內童裝品牌市場的時候,很多人感言:國內童裝品牌的黃金時代來臨了!國內童裝品牌企業數量大約有6000多家,規模龐大。隨著運動“大鱷”“安踏”、“特步”等倚仗其資本優勢大舉進攻國內童裝品牌,標志著繼洋品牌、成人裝品牌大舉進入國內童裝品牌行業之后,資本市場也紛紛開始進入國內童裝品牌行業。毋庸置疑,我國內童裝品牌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國內童裝品牌素來在行業就存在不小的市場份額,以廣派、浙派為代表的企業從十年前便已嶄露頭角,國內童裝品牌發展至今卻始終沒有誕生如同運動、男裝一樣令人側目的。國內童裝品牌如今的發展形勢不容小覷,把握機遇的同時,要清楚國內童裝品牌所存在的問題,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