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童裝標識“缺東少西”
換季了,很多家長都要給自己的孩子買上幾件秋季的服裝。近日,記者走訪錦州部分服裝市場時發現,有的兒童服裝上標識不全,不是缺少生產廠家的信息,就是缺少生產標準的內容,兒童內衣的標識相對較好,安全技術標準、品名、貨號、生產廠家信息等內容較全。
在錦州市一家銷售童裝的賣場記者看到,這里的童裝款式很多,價格也不低。一件兒童成套加絨衛衣,要價為150元,與成人的服裝價格相比并不低廉。記者還發現,兒童服裝的款式與成人裝相似度很高。在成人服裝中流行的款式和元素幾乎都能在童裝中找到。比如,今年成人裝十分流行的哈倫褲、長短兩件搭配款等在童裝中也有類似的設計。很多童裝穿起來使孩子就像個小大人,兒童天真活潑的個性很難通過服裝體現出來。有的小童裝在胸前還設計了交叉的綁帶、裝飾胸針等,對這樣的“花式”,一些家長表達了反對的聲音。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小孩子活潑好動,有的分不清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能撕哪些不能撕,兒童服裝的設計應該簡單大方,帶過多裝飾物的服裝尤其是胸針、帶尖銳物的飾品,都會給孩子穿著帶來安全隱患。比如有的孩子愛動愛跳,一旦跌倒,衣服上的尖銳物很容易刺到身體。所以我從來不給孩子買這類的服裝。也希望服裝生產廠家不要一味模仿成人服裝的款式,應該針對兒童的生理特點來進行設計。”
在采訪中記者翻看了多款兒童服裝的吊牌,發現部分童裝吊牌內容不全。有的在上面寫著貨號、品名、顏色、尺寸,卻沒有任何關于生產廠家的信息,有的只留下一個手機號,連生產廠家在哪里都不知道。有的服裝寫上了生產廠家的信息,卻沒有任何關于生產執行標準、安全技術標準等內容,讓消費者不知道服裝采用的面料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服裝生產的安全技術標準分A、B、C三類安全指標:A類幼兒用品、B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如果面料不是A類和B類,對兒童的皮膚健康極易產生影響。相對而言,兒童內衣的吊牌標識較全。上面一般會有品名、貨號、顏色、安全技術標準、生產廠家信息等內容。安全技術標準上會標明為A類。據了解,一個合格的服裝吊牌上應該具有品名、貨號、執行標準、安全技術標準、顏色、規格、型號、成分、洗滌說明及生產廠家的電話、地址、廠名等信息。一位消費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有時買童裝挺頭疼的,看中的樣式想看看吊牌,了解一下面料信息,可沒有標識,弄得我們買服裝時總是顧慮很多。”記者還了解到,由于成本原料的價格上漲,兒童純棉內衣的價格較前也有一定幅度上浮。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