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童經濟——迅猛發展的“朝陽產業”
海內外投資新熱點
0歲開始到12歲這段時期嬰童的衣食住行產生的產業,叫作嬰童經濟。根據中國嬰童產業研究中心的數據,近幾年嬰童市場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長,2011年中國0歲到12歲的嬰童市場總規模約1.15萬億元左右,2015年嬰童市場將達到2萬億元的規模。
前景廣闊的中國嬰童產業已成為海內外投資領域的新熱點。“團隊去美國開會時,問到未來5到10年被資本青睞的行業,70%的華爾街基金經理選擇了早教行業。”北京和君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蔡萌介紹。
香港新華集團教育基金會在北京投資創辦了一所國際幼兒園,在園兒童來自全球21個不同國家。新華集團教育基金會總裁蔡制儐說:“早教行業競爭激烈,在北京成立這樣的幼兒園,不僅因為在京的外國孩子多,也因為一些中國家長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為能夠適應多元文化的‘社會公民’。”蔡制儐認為,“目前幼兒園教育未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早教行業激烈競爭局面將持續下去。”
喜迎發展契機
“這幾年,公司業績一直穩定增長,增幅保持在30%到50%之間。2010年銷售額達到一個億,并且不斷有境內外的風險投資公司上門。”北京親親寶貝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雷言語中難掩興奮之情。這家創辦于2003年的大型嬰童產品連鎖企業已經規劃好兩年后的上市計劃。
去年,雅士利、紅孩子等企業相繼在香港上市,被業界稱為中國嬰童產業的風向標事件。今年3月,中國知名嬰童食品企業貝因美成功登陸深交所。
在信息時代,嬰童經濟還衍生出一條龐大的產業鏈,嬰童網絡經濟便是突出的經濟形態之一。資深親子頻道編輯鄭女士介紹說:“網友之間形成了‘網上社區’,互相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可以說這個消費群很大,而且有競爭力。”隨著團購、微博等新興網絡形態的生成,嬰童經濟的數字化和信息化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
有“綠色產業”、“朝陽產業”之稱的嬰童產業,也成為了某些地域新的經濟增長點。杭州的嬰童經濟發展迅速,中國國際婦幼嬰童產業博覽會連續6年落地杭州。2010年杭州嬰童產業達到了將近600億的產值,成為杭州工業經濟的重要增長極。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分別授予杭州“中國嬰童產業之都”、“中國嬰童產業基地”的稱號。
打造良心產業
國內知名嬰童企業貝因美創始人謝宏認為,在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嬰童產品的安全性成為行業發展的“雷區”。
根據專業親子消費門戶親貝網2010年4月的調查,安全性已成為嬰童產品用戶為關注的問題,這也印證了嬰童產業在經濟屬性之外更為重要的角色——良心行業。
“問題奶粉”、“有毒玩具”在打擊消費者信心的同時,也讓企業認識到質量安全與品牌建設息息相關。在產品質量的審查上,國內一些大型嬰童企業已開始建立嚴格的內部審查標準。包括貝因美在內的一些大型嬰童食品企業,都建立了專門的機構來研究食品配方,并監管食品源的安全性。
中國嬰童產業研究中心席分析師劉陽表示:“國內品牌的發展有賴建立規范的嬰童用品零售渠道或者用大規模的全國連鎖帶動發展,但毫無疑問,質量安全是位的。”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