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童用品企業有效招商措施
一、嬰童用品企業招商現狀透視
嬰童行業每年的四大展:CBME孕嬰童展-童裝展、北京京正展、杭州嬰童展、上海優生優育展成了嬰童企業、包括嬰童用品企業招商樹品牌的主戰場,然而筆者從07年、09年參加的幾次嬰童展會中體會深的是:對于參展的中小企業而言,展會效果是一屆不如一屆了,專業觀眾(嬰童經銷商、嬰童店、終端商超、嬰童超市)除非合作廠家邀請、并且也想接個別新品牌子外,一般很少“去展會走走”,主辦方為了保持現場“人氣”,在開展第二天、甚至頭一天就將“消費者”和以找廠家信息為主要目的的人員“放入”會場,營造一個“人氣旺盛”的場面。
因此,除少部分參展的知名企業達到“鞏固品牌知名度”、“鞏固廠商客情”等主要目的外;不少以“開疆辟土、開發市場”為主要目的的中小型用品企業是收效甚微、甚至顆粒無收,無意中成了“陪襯”,2010年的展會是要繼續參加?還是放棄?這是擺在廣大中小型嬰童用品企業面前的兩難問題。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一部分嬰童用品企業(無論嬰童哺喂用品企業、嬰童洗護用品企業還是嬰童防尿用品企業)已經開始啟動“原始”的招商辦法——人員上門招商,通過招聘業務人員挨個區域地“陌拜”、找客戶,也起到了一些效果,然而我們仔細算筆帳:一個區域經理每月出差20天,各項差旅費用、補助、本人工資加在一起,差不多要7000—8000元/月,一個月能開發出1個省級或地級經銷商的區域經理在該行業中算是開發能力比較強了。
相對快消品、家電、保健品等成熟行業而言,國內嬰童用品企業普遍缺乏職業化程度較高的各層次營銷人才,尤其是有獨立開發客戶能力的人才,企業內部的營銷骨干要么是從其他行業剛剛過渡而來、要么是內部一步步培養出來的,面對“井噴式”發展的行業勢頭和自身“螞蟻爬行”式的渠道發展速度,不少嬰童用品企業老板們和營銷總監們顯得很困惑。
經銷商聯誼會,這是有一定市場基礎、客戶基礎的嬰童用品企業用得較多的一種“既鞏固客情、又招商出量”辦法。但用的頻率過高、準備不足、組織不當,效果往往容易打折扣,甚至“花錢買熱鬧”。
二、淺談有效招商
為什么要談“有效招商”?因為有太多發展中的嬰童用品企業,在招商過程中投入大、效果差,甚至有的企業從沒做過費比預算、費比核算,靠老板拍腦袋決定做多大、有多少投入,沒有客觀預估每次招商目標,結果自然不會太好,運氣也不會經常光顧。
怎樣做才算“有效招商”? 簡單理解就是“在達成一定目標時,費用比例是否控制在設定的范圍內”。
營銷人才缺乏、招商手段單一、營銷策略針對性不強、促銷手段單一等問題是國內嬰童用品企業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筆者從事營銷工作13年,深刻體會到要做好營銷,必須講究“四度”——寬度、深度、速度、熱度。而招商是渠道拓展工作的關鍵步。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