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黃藍童裝如何應對國際品牌的“入侵”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2011年季度,全國童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長32.9%。另據專家預計,隨著人們消費意識的逐漸成熟,未來的童裝市場將逐漸轉向品牌的消費,童裝市場的容量將在今后幾年內有大的飛躍。國內的童裝品牌該如何調整自己來適應市場消費結構的變化和迎接國際童裝品牌的“入侵”?來聽聽國內童裝行業龍頭企業紅黃藍的答案。
輻射全國走國際化品牌之路
從中國各地區的品牌消費結構來看,我國各地區對于品牌的偏好存有差異。派克蘭帝和巴拉巴拉在北方地區更受歡迎,麗嬰房則是南方地區銷售表現優于北方,華東地區表現在定價較高的品牌更具優勢,如TeenieWeenie。根據全國各地區消費水平、商業氛圍、市場輻射等因素的不同,紅黃藍目前在全國開設了500家店鋪,主要以浙江、江蘇、山東、四川、湖南、廣西為主,同時還在積極拓展其他市場。
面臨經濟全球化,紅黃藍還將啟動上市戰略,并聯手國際知名品牌管理專家奧美時尚,將紅黃藍打造成中國時尚的童裝品牌和中國兒童的服裝造型師。
同時,紅黃藍將繼續加強與法國、意大利等公司的合作,吸收國際新潮流資訊,中西交融,從版式、款式、面料等方面加以改進。
進二三線城市專注細分市場
2010年,國外童裝品牌紛紛加大了拓展力度:法國的Elle從2008年的市場綜合占有率0.37%上升到2010年的0.47%,香港的Kingkow從2009年的市場綜合占有率0.27%發展為2010年的0.33%,意大利的ARMANIJUNIOR2010年比2009年市場綜合占有率提升了3倍多。
國外品牌在我國童裝市場的活躍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空間,給國內童裝企業也帶來了一定的示范借鑒經驗,也會對國內童裝企業造成一定的沖擊,市場競爭也將趨于加劇。
在中心城市的主要銷售渠道商場中,由于國內童裝企業和國外童裝品牌在設計理念、面料工藝、品牌運作、流行把握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本土童裝品牌的生存環境每況愈下,市場份額也已經基本趨于飽和。在此市場環境下,國內童企可轉向二三線市場尋求一線生機。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業人口逐步向工業人口、服務業人口轉移,收入、消費能力增強,二三線市場有潛在的消費需求。而在中心城市一線市場占據半壁江山的國際品牌陣營由于價格等因素很難走進二三線市場,這無疑給在一線市場備受擠壓的本地品牌企業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對于中國本土童裝品牌而言,無疑是發展壯大的好時機。另外,二三線市場具備新興市場的所有特點:高成長與高回報、市場規模普遍偏小、投資者普遍不成熟,這對于在一線中心城區經歷過激烈競爭的品牌童裝企業來說,可發揮的空間很大。
所以,紅黃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顯東先生很有自信,面對國際童裝品牌的“進攻”,國內童裝品牌只需埋頭做好自己的事,淡定應對,在細分市場里面照樣能夠做得風生水起。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