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河南內鄉支行小童車“推出”致富路
人民網鄭州6月26日專電 (記者王浩)正值“三夏”生產的農忙季節,在南陽內鄉縣馬山口鎮花北村,隨處可見男女老幼忙里偷閑在編織童車坐墊。該村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加工一個坐墊工錢平均按5元計算,正常一個人每天可編制10-15個,收入在50-75元,這已成為當地農民一筆不小的收入來源。
近年來,農行內鄉支行按照整村推進“三農”業務模式,累計在該鎮花北、馬山等村,辦理惠農卡3300余張,發放小額農戶貸款1700余筆,金額近5000萬元,有力支持了童車加工產業發展,村民致富。目前,該鎮現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童車加工廠12家,年實現產值4000萬元,產品暢銷湖北、陜西、山東、河北等8省20多個地市。
據介紹,2007年,該鎮村民李會敏、李周林二人在南方打工期間,看到童車加工投資不大,周轉快捷,適用勞動力廣泛,非常適合留守人員搞家庭加工。經過幾年的打工積累,二人不僅掌握了童車生產技術,還構建了相應的銷售網絡。2008年,二人決定返鄉創業籌辦童車加工廠。
籌建伊始,苦于資金短缺,農行內鄉縣支行的農戶小額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2008年他們通過農行“三農服務工作站”以農戶聯保方式貸款6萬元,加上其自有資金30萬元,工廠已初具規模。建成了11條生產線,用工100人左右,每天生產童車500余輛,年產值900余萬元,實現利稅近50萬元,不僅當年還清了銀行的貸款,還凈賺30余萬元。
隨著工廠規模的不斷擴大,2009年,二人分開各辦一廠,農行加大對其扶持力度,分別為兩人發放助業貸款各20萬元,各建9條生產線,如今,經過兩年多滾動發展,兩人資產都已達到200余萬元,童車銷往鄭州、西安、廣州、成都等地,年累計銷售童車40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500余萬元,每年凈利潤在100萬元以上,成了當地農民中名副其實的“大老板”。
在他們的帶動下,目前,全鎮固定加工企業已達到12家,總投資1500余萬元,年產各類童車150多萬輛,直接從事童車加工的農戶超過3000余戶,戶均收入近萬元,該產業的迅猛發展,成為帶動當地農民快速致富的特色產業。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