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消費升級孕嬰童企業須理順渠道建設
根據中國孕嬰童研究中心的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嬰童產品消費大國。我國0~12歲的嬰童人數高達2億人,嬰童經濟正以年增長率超過30%的速度快速增長,市場需求到2015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從幼兒奶粉、服裝、玩具、孕婦用品到教育培訓、文化動漫,嬰童產業幾乎無所不包。
如今,年輕一代父母的消費需求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他們更注重產品的質量安全、品牌文化內涵、時尚感和個性特質。深圳市嬰童用品商會副會長王為民在近日于京舉行的“2011華南國際孕嬰童展暨全國孕嬰童經銷商渠道聯盟媒體見面會”上指出,如同早年的電器、汽車等行業一般,“洋品牌”掌握著嬰童市場的主動權,日本、澳大利亞的洋奶粉,強生的嬰兒洗護用品以及國外品牌的早教機構等,幾乎滲透了整個孕嬰市場的產業鏈。相比之下,我國的自主品牌仍然處在崛起壯大過程中,但由于市場的高度競爭,許多中小企業面臨巨大挑戰。
“由于生產商和銷售商各自為戰,中間渠道極不暢通,導致啞鈴型業態出現,令上中下游難以合力發展。”王為民認為,打通上下游渠道是目前行業所急需,而聯盟形式的互幫互助有利于行業的整體發展。他透露,此次意在與京城相關協會及企業探討組建聯盟大計。在此之前,該聯盟組建計劃已經在珠三角、長三角等嬰童產業發達地區展開,有望將一度分散的各級經銷商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全國孕嬰童行業的順暢流通渠道,加快行業運轉速度,使市場需求和生產研發結合更緊密,實現品牌化、高效化、可持續化的長遠發展。據悉,該聯盟作為自主自愿的開放型組織,將使所有成員都能共享資源,在創新設計和工藝制作方面取長補短。
據悉,由勵展華博主辦的“華南國際孕嬰童用品展”將于今年9月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屆時全國孕嬰童經銷商渠道聯盟將召開成立大會。針對歷屆參展商戶遇到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此次展會組織者勵展華博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會將為此專門設立產權保護辦公室,一方面保護參展商展出的服裝和禮品等不被仿造,另一方面受到投訴的參展商將會列入黑名單,拒絕其進入展會。
鏈接·嬰童經濟
嬰童經濟,隨著嬰兒潮的出現而形成的一種經濟模式。按國際慣例,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左右,嬰童經濟就進入了現代意義上的發展階段,而中國沿海城市很多都已經達到了這個標準。而且與歐美不同,中國大部分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結構是421型的,因此有專家認為中國嬰童經濟所處的大環境已經具備。嬰童消費領域主要有早教、玩具、食品、服裝、娛樂、日用品等。根據艾索兒童市場咨詢有限公司提供給《?望東方周刊》的數據顯示,2007~2008年,中國3歲以下幼兒消費中,食品(奶粉)占大頭,占41%的比例。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