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公衛信息傳播開創新視角
面對新形勢下涉及國計民生的公共衛生諸多挑戰,一批優秀的公共衛生專家和優秀的傳媒工作者攜起手來,宣布并肩履行社會職責。2011年2月22日,在北京新聞大廈,“2011中國公共衛生信息傳播新視角”峰會隆重召開。同時,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分會信息傳播學組宣布成立,旨在恪守中國公共衛生公有、公平、公益、公開、公信的“五公”原則,搭建起中國公共衛生信息傳播權威、科學的傳輸平臺,配合政府、服務社會,做好雙向的風險溝通與科學解讀,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公共衛生保障的高度需求,并為中國公共衛生信息的科學傳播及創新進取作出貢獻。
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席流行病學專家曾光,在會上對中國公共衛生新思維作了詮釋。他說,公共衛生是以保障和促進國民健康為宗旨的公共衛生事業,只有通過國家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預防控制疾病流行,維護、改善健康環境,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公眾的健康素質,才能實現公共衛生宗旨。他認為,媒體是社會公正的捍衛者、人民呼聲的放大器、決策信息的重要來源,是溝通政治家、民眾和專家的主渠道。在涉及國計民生的公共衛生挑戰前,該學組將促進公共衛生專家和媒體人的共同進步——建立公共衛生新思維,認真履行社會職責,科學解讀健康信息,社會樹立公共衛生觀念,幫助人們把握健康行為,維護健康環境,共建社會和諧。
曾光認為,媒體對公共衛生新聞熱點更加關心是時代進步的標志,要尊重人民對公共衛生更多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曾光要求,目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網絡化、多元化公共衛生信息時代,對一個特定公共衛生事件有來自不同視角的各種觀點和越來越多的評論,其中可能涉及復雜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因此對媒體的責任心和專業化水平都有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避免誤讀、誤傳公共衛生信息,曾光建議記者在發表相關新聞時要廣泛收集不同專家的意見,更多地聽取具備以下四方面優勢和風范的專家的意見:包括“長期從事該項工作,承擔相應責任”、“了解相關學科的新知識、新進展”、“掌握流行病學數據,有國際視野”、“無個人偏見和商業利益”。
賽諾菲安萬特、賽諾菲巴斯德公司支持了本次會議。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