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中國童車產業生存現狀調查報告
童車,涵蓋嬰兒手推車、學步車、腳踏車、電瓶車、自行車等品類。從制造行業上分,政府將其歸類于玩具業之中;但從使用功能及消費者特征來看,也屬于嬰童產品。童車是嬰童產品中為典型和普遍的產品,在整個嬰童產品消費中占到約20%的份額。根據童車行業的相關數據統計,2007年至2009年,全球童車市場消費額分別為996億元(人民幣,下同)、1026億元及1068億元,而中國童車市場在這3年的消費額則分別達到158億元、174億元和191億元。童車市場潛力巨大,正釋放出驚人的消費能力。而且據專家預測,隨著中國2015年嬰兒潮的到來,未來幾年童車市場份額還將不斷增加。
從產業分布區域看,目前我國童車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昆山、浙江平湖、河北平鄉和廣宗、廣東中山和南海等,湖北漢川、福建、安徽也占據了一定的份額,國內童車市場正處于群雄逐鹿的局面。
市場形勢
童車產業走進“春天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標志就是消費目標群體客觀發生變化以及由這些變化引發的一系列改變。我們必須把目光放到消費者身上,消費目標群體的變化是引起市場變化的根本原因。
從奢侈品向必需品轉變
近幾年,童車已經由嬰童“奢始品”演變成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需品,兒童的成長從嬰兒手推車、學步車、腳踏車、電瓶車到自行車一個都不能少。根據統計數據,按照目前新生兒出生數量進行累積計算,全球6歲以下的兒童數量超過8億。每年全球童車的消費量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這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農村消費推動熱銷
從前,童車的主要消費群來自城市。隨著國家農村政策的改變,農村消費者收入水平穩步增長,農村的童車消費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近幾年童車的熱銷就與農村消費群體的大力推動密不可分。
80后父母成消費主力
近幾年,80后父母隆重登場,成為童車消費的主力軍,這個消費主體,無論在收入、教育、消費觀念上都比起他們的父母輩都有了極大的提高,這個群體為他們的孩子一擲千金已經成為一種消費的常態。
總的來說,童車產業所面對的消費市場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將推動企業和產品不斷地更新換代以適應這一變化帶來的沖擊。
產業現狀
價格大戰稍占上風
我國近10多年的發展誕生了一大批童車企業,僅制造企業就有上千家之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山東河北等幾個地區,具有雄厚實力的大型童車企業不在少數。知名品牌的企業如“好孩子”、“小天使”、“神馬”、“樂美達”、“智樂堡”、“寶寶好”、“群興”、“維克斯”、“好來喜”和“佳佳”等。
但是,產品并不意味著高價格,就算是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也會考慮讓出部分利潤、壓低價格來減少競爭對手,而大批沒有品牌的童車企業只能被動應戰,血拼求生。而在這場戰斗中,大家的目標都是消費者,當價格相差無幾時,消費者往往會選擇品牌產品。而無品牌的產品只能夾縫求生。
對于內地市場的前景,內地嬰兒耐用品知名企業好孩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ceo宋鄭還認為,當前該市場對嬰兒耐用品的需求呈現兩極:一方面對低端、大眾型的產品的需求大;一方面高端消費力亦不小。故該公司的銷售策略將全面覆蓋高中低檔渠道。宋鄭還表示,好孩子公司每年申請逾400項產品專利,過往每年推出的新產品占產品總銷售量約3成,今后發展重點將專注研發創新產品,以提升單品回報率。
在香港玩具展上,應《中外玩具制造》記者之邀,“好孩子”CEO宋鄭還與他公司的新品電動嬰兒手推車來了個合照。
市場形勢改變加速行業洗牌
經歷過2008全球金融海嘯后,我國童車市場形勢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童車企業迅速成熟了。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時代已經到來。
近幾年,已有“靜春園”、“金多寶”、“新一代”等童車制造企業壯烈犧牲。從目前中國童車行業的現狀來看,童車制造企業只有不斷地提高經營效率,才能在行業整體利潤不斷降低的情況下得以生存。我們也可以大膽地預測,未來童車行業的洗牌將會加劇,優勢和機會正在向優秀企業集中。
產品利潤微薄經營風險加大
整個童車行業的利潤率正在不斷地下降。除了少數優秀企業外,很多企業都飽受困擾。筆者近段時間考察了浙江平湖的數家童車制造企業,了解到大部分童車產品毛利率不高于10%。少數童車制造企業的某些產品,基本是在原材料費用和加工費用的基礎上直接加幾塊錢作為出廠價,導致這類型童車產品的出廠價隨著原材料的漲跌起起落落,企業老板疲于奔命。微薄的利潤難以支持這些企業發展的需要,一旦經營出現失誤,結果也許就是致命的。
新品設計研發更為企業重視
設計研發是創新產品、提升產品價值和創建品牌的重要推動力,對產品的外觀、功能、材料以及品牌建設都產生極大的影響,并可直接推高童車的附加值。所以,企業除了價格、質量的競爭,新產品設計的競爭也是重要的一環。
據相關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于產品的要求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產品品質依然是消費者重視的要素,而產品的設計已經超過價格因素成為消費者重視的第二要素。新產品設計已經成為童車制造企業競爭核心之一,并被大部分企業視為擺脫同質化競爭、實施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好孩子”、“小天使”、“樂美達”、“寶寶好”、“智樂堡”、“群興”、“陽光兒童”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自主研發的產品一直都著潮流,并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
以生產質優價宜電動童車的廣東群興玩具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組建了廣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近3年平均每年投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約4%作為研發費用,共開發出700多款新產品,其中童車產品推出152款新產品;近3年童車產品共獲得83項專利授權,其中包括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77項外觀設計專利;2009年及2010年,群興公司童車還分別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評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及“2009年廣東省第二批自主創新產品”。
縱觀中國童車產業的現狀,我們可以預見,中國童車產業將走進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品牌、品質、價格、設計必須成為企業為重視的幾個因素,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占制高點,獲得主動權。
建言企業
針對目前的童車市場消費形勢和行業現狀,童車企業應該怎樣應對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樹立信心創建
沒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也許可以支撐一時,但終會消失在茫茫商海之中。全世界范圍內,能經歷風雨見到彩虹、基業長青的企業全都是具有極大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企業只有擁有了品牌才能獲得廣泛支持,才能獲得持續的利潤來源。
童車企業要做的是:先要完善品牌體系。挖掘企業文化內涵,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時要不斷強化品牌意識,塑造品牌內涵。
其次是加強品牌營銷。品牌營銷主要是借助各種營銷手段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提高經銷商以及消費者的忠誠度,加大對各級別市場的宣傳滲透。在這方面做得尤其出眾的是“好孩子”,而近幾年童車行業內獲得“中國”、“省”、“出口免檢”的企業也是值得贊美的對象。但即使獲得稱號也不意味著企業不再需要繼續打造品牌。品牌需要不斷充實發展,才更有活力及生命力。預計未來的童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只有建立起強勢品牌的企業才擁有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2、找準市場重拳出擊
童車行業的投資涉及的資金相當大,而童車產業涉及的產品類型也非常之多。所以童車企業應該通過對市場的研究,并根據自己的力量和目標客戶的要求,確立正確的發展戰略,不可盲目切入本企業不熟悉的細分市場。找準自身定位,花大力氣解決品牌品質、設計開發、營銷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做精做透某一個領域。準確定位是企業發展成功的保證,這樣獲得屬于你的那塊“蛋糕”就比較容易了。
3、重視產品設計提高研發能力
近幾年中國的童車業在模具工藝水平、生產管理、品質管理上已經十分成熟,沒有什么大的問題,現代化的廠房、現代化的設備越來越多。但是童車開發設計的抄襲、模仿、跟風問題還相當嚴重。
這其中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智樂堡”的“越野王電動車”。據筆者的觀察,高峰時期,全國抄襲該款產品的制造企業不下10余家。而近兩年童車市場上的“仿真車大戰”、“戰車大戰”更是模仿、跟風的佳佐證。其結果就是造成市場上的產品嚴重同質化,難免陷入大打價格戰的怪圈。
筆者認為:一味地抄襲、模仿、跟風只會將企業甚至整個童車產業往死胡同里推。行業應該大力倡導重視原創設計、尊重知識產權的風氣。具有一定規模實力的童車企業不妨在企業架構上增加一個設計部,組建自己的設計團隊,設立好一套設計開發流程和計劃,逐漸形成獨立的產品開發思維和模式。另外外聘設計公司也是好的辦法。與此同時,聯合有關部門及專業律師進行打擊盜版的行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國童車產業還將持續快速向前發展,成熟的企業業績穩步增長,新興的企業帶來的驚喜不斷。我們期待更多的童車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笑到后。
作者:《中外玩具制造》特邀通訊員
作者簡介
江欣勇,廣州至上產品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事童車設計、營銷顧問工作多年,豐富的實戰經驗讓他諳熟童車行業的營銷環境,掌握潮流脈搏。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