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看全國 孕婦裝呼喚產業標準早出臺
春天是孕育生命的季節,孕婦裝市場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然而,由于目前對我國孕婦裝的質量及功能檢測,尤其是對一些功能性孕婦裝,比如防輻射孕婦裝、生態孕婦裝等并沒有一個統一而又精確的數據標準來衡量和界定,由此孕婦裝的功能、質量如何,大多數人,特別是眾多準媽媽們尚處在人云亦云的階段。
以鄭州市孕婦裝市場為例,從高端百貨商店到批發市場,都可以很方便地買到孕婦裝;品牌也既有十月媽咪等國內知名品牌,又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雜牌”;產品種類既有家居孕婦裝、休閑孕婦裝、職業孕婦裝等這些普通類別的孕婦裝,也有防輻射孕婦裝、納米環保孕婦裝等功能性孕婦裝;按照功能品類的不同,價格也千差萬別,從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
從現在孕婦裝消費群體特性來看,因為“80后準媽媽”占據了相當一部分市場,這些準媽媽是手機和電腦的高頻度使用者,所以防輻射孕婦裝的需求量高,其價格也是比較高的,從百十元到千元不等。
當問及價格差異懸殊的原因時,很多賣家幾乎是眾口一詞:材質不同。有的是由一般的金屬纖維組成,有的是由銀纖維組成,還有的面料是從國外進口的。
可是當再進一步深究不同材質的防輻射孕婦服的具體效果時,很多銷售人員就不能給出非常專業的解答。
其實,也不能完全責怪賣家,據河南省纖維檢驗局纖維檢測中心相關技術人員介紹,目前由于國內缺乏統一的孕婦裝生產檢測標準,其所使用的材料也缺乏規范性。就防輻射孕婦裝而言,部分孕婦裝究竟能不能真正起到防輻射的作用,甚至是否對身體產生別的危害,目前都難以定論。
“雖然早在2009年底,我國已經出臺了針對防輻射針織品、防護服裝,以及微波輻射防護服等的相關國家技術標準。但是,該標準僅對輻射屏蔽級別進行了簡單的歸類,并沒有對防輻射孕婦裝的材料選取、生產環節,以及產品檢測標準等做出相應的具體要求。所以,該標準很難對整個行業起到應有的規范作用。”河南省服裝協會副秘書長李文杰曾在早前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鑒于此,專家呼吁:為讓準媽媽們穿上安心舒適的孕婦裝,應盡快出臺行業生產及檢測標準,進一步規范市場行為,確保生產企業和消費者有法可依。
點評:有據可依、有矩可循,才能使一個門類或行業做大做強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