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玩具企業 市場轉型樣本
珠三角一些玩具、服裝、鞋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再次被成本壓力逼近所能承受的臨界線。
在玩具行業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的東莞市堅勝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偉堅對這個傳統產業的前景感到困惑。與很多同行一樣遇到發展瓶頸,盡管訂單逐漸回暖,但同時成本也節節攀升,他暫時還無法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方法,只好選擇將生產規模縮小,將玩具廠工人人數從高峰期的五六千人減少到目前幾百人。
珠三角大型玩具企廠數量有所減少,作為玩具出口貿易商的深圳市華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谷武對此深有體會。“今年來一直為找廠下單感到很煩惱,一些常年合作的上規模港臺資玩具廠家陸續關閉或轉移,一下子很難找到合適的新供貨商,歐美技術壁壘越來越高,由于擔心小廠達不到要求,因此只好推掉了不少訂單。”
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不斷上漲,加上匯率波動,蠶食著勞動密集型產業后一點利潤。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今年11月對玩具、鞋等45家輕工出口企業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自6月19日中國重啟人民幣升值以來,45家輕工出口企業中有35家出現利潤下降,如果未來人民幣匯率升值1個百分點,45家企業中預計將有20家利潤率下降3%以上。
成本優勢喪失加速,出口風險加大,面對新一股寒流,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步伐。
三大風險:成本、質量和貿易壁壘
李偉堅是在1989年加入玩具代工隊伍中,憑著珠三角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和過硬的產品質量迅速擴張,出口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并成為了美泰、沃爾瑪、迪士尼、肯德基等大型玩具采購巨頭的供貨商,在中國玩具制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這些玩具采購巨頭對產品要求非常嚴格,會不定時派第三方來驗廠,想要進入這些企業供貨體系并不容易,例如為肯德基生產玩具贈品的企業,全球能達到其標準的只有7家,我們是其中一家,肯德基采購量非常大,一個訂單動輒上千萬個玩具。”李偉堅談到,他曾一度是以數取勝的,但近幾年隨著原材料價格波動太大以及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加上匯率波動,這種大規模代工出口的風險越來越大。
今年來,棉價大漲大跌令紡織服裝行業陷入被動的狀態,而在玩具產業則更早已經歷過原材料價格的震蕩。玩具行業原材料品種繁多,企業有可能僅一年內采購的塑料原材料就上千種,沒太大科技含量的玩具產品的定價與原材料價格密不可分,而原材料從2007年以來波動得非常厲害,玩具訂單報價一不小心就會虧損。
李偉堅與同在東莞設廠的玩具巨頭合俊曾一齊爭奪過一個上億元的機器人玩具訂單,他當時所報出的機器人玩具單價是200元,而合俊報價是150元,合俊以價格優勢拿下訂單。不過,李偉堅核算了一下成本,只要原材料上漲一點,按合俊的報價肯定是虧損的。
合俊在2008年10月轟然倒下,在業界引起一片嘩然。在李偉堅看來,這不僅與金融危機爆發引起訂單萎縮有關,更多還是合俊內部存在經營管理的問題,以削價競爭擴大規模導致連連虧損,終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
成本預算對勞動密集型的玩具行業來說至關重要,但這對大多利潤在2%~3%的玩具企業來說也是極高的要求。近幾年原材料的價格震蕩往往超出企業的預期,例如塑料價格曾一度出現過上半年從11000元~12000元/噸上升到17000元/噸,緊接著在下半年又跳水到7000元/噸,過一陣又沖上萬元一噸。
“以前每月報一次價,因為原材料價格波動,近兩三年來變成一天一個價,這對玩具出口企業來說非常困難,像肯德基這樣的大單,從研發設計到交貨的周期往往是一年,普通訂單從下單到交貨也要兩三個月,我們對報價束手無策。人工也在不斷上漲,目前東莞工人工資普遍在2000元以上,今年來上漲幅度達到20%~30%,而出口玩具要提價5%都不容易。”李偉堅對玩具代工的現狀感到很無奈。
不僅僅是成本風險,歐美貿易壁壘漸筑漸高,也在增加玩具企業的出口風險。美國是中國玩具的主要出口市場,但近年來出口美國的中國產玩具頻繁發生召回事件,日前,美國進口消費品監管機構的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表示,如果中國玩具制造企業不根治安全隱患的話,將會遭遇更多的召回。此外,歐盟委員會將于2011年7月20日正式實施《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該指令是目前世界上嚴格苛刻的玩具法規。
對于安全質量,李偉堅一點都不敢松懈,他身邊就曾有朋友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2007年,佛山市利達玩具有限公司老板張樹鴻以自縊的方式,回應了美國大玩具商美泰對中國產玩具大規模召回事件。這件事情對李偉堅震撼很大。
押注瘦身轉型
廣東玩具生產大約占全球的一半。這幾年來,目睹身邊的玩具制造大鱷一個個倒下,李偉堅感嘆自己的玩具廠能夠生存下來實屬不易,從去年起對企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戰略調整,一邊將玩具廠迅速縮小到幾百人的規模,一邊加強了研發和設計,集中為一些中高端客戶代工。與此同時,他騰出很大精力跨入LED燈具這個新領域。
目前,國內企業一窩蜂涌入LED燈制造行列,李偉堅稱,自己不是盲目地跟風踏入這個新興行業,而是有計劃地進行轉型升級,在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大趨勢下,必須提高產品附加值。
李偉堅初步的算盤是,年產1億元產值的玩具,至少需要2000名工人,而生產同樣產值的燈飾,不到300名工人。一個玩具只能買幾元到幾百元,而一盞無極路燈可以賣到2000~3000元,一些LED路燈甚至買上萬元一盞,而且燈飾的原材料遠遠沒有玩具的復雜,相對容易核算成本。
通過收購以及整合多方資源,李偉堅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已建立起8萬多平方米的各類照明燈生產基地,擁有年產值10億元的產品生產能力。
他坦言,LED燈的核心技術掌握在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手中,該企業LED燈芯片基本還是依靠進口,但在LED燈開發應用和設計等方面取得很大突破,正在與一些照明光源科研機構合作從核心技術突圍。
“國內外都在鼓勵企業朝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這個新興產業有很大市場空間,因此我們的節能燈從一開始就以自主品牌進軍國內外市場,近日剛拿到一宗來自智利的大單,因為之前從事電子玩具出口,熟悉歐洲RoHS指令等標準,也很順利進入歐盟等市場。”李偉堅解釋說,新興行業更容易培育自主品牌,而玩具行業已非常成熟,設計、品牌以及渠道基本掌握在美國、日本等玩具企業手中,而且中國玩具80%~90%以出口為主,國內缺乏玩具銷售渠道,拓展內銷也困難重重。
在勞動密集型的玩具行業“瘦身”后,李偉堅明顯感覺到成本壓力減輕不少,對玩具訂單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不急著依靠數量來維持工廠的運轉,今年來一直保持賺錢。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