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帶動品牌童裝 石獅童裝企業還在摸索
目前,中國童裝企業已走過創業初期的萌芽階段,迎來又一個以品牌和創意為主導的春天。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國內許多同行業的競爭者,悉心研究新的盈利模式和創意點,試圖激發市場的購買欲望,但自主創新需要強勁的科研與開發能力,針對石獅良莠不齊的童裝市場,以動漫帶動童裝,真能一蹴而就嗎?帶著這個問題,近日記者走訪了石獅童裝市場。
品牌童裝遇冷
據悉,童裝市場主要針對16歲以下的青少年群體,目前人數約為3億,約占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全國有4.4萬家童裝企業,真正具有品牌的只有193家。數據顯示,目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都尚不具備走向品牌營銷的實力,大多數企業依然游走在產品生產的階段,沒有市場的主導權與話語權。
“石獅童裝市場很大,但大部分企業還是賣多少算多少,一般客戶來買貨,還是先考慮價格。”鳳里童裝市場的一位童裝店老板告訴記者。
市場上盡管童裝款式豐富,也不乏一些叫得出名字的牌子,但這些同質化嚴重的牌子常常遇冷,而價格低廉、品質相差無幾的雜牌,卻有不俗的成交量。
成功未必都可以復制
據人口專家分析,在2010年后,中國將進入兒童的高峰期,面對物質富裕,兒童不再缺衣少服,樂觀的市場展望顯示,將有5000億的童裝市場份額等待填滿,屆時,為人父母的“80后”們,將發揮其良好的現代視野和消費潛力,為孩子選擇更具時尚感、情感化的童裝。
目前,將動漫與童裝結合,以文化營銷的方式進行價值延展,確實讓一些企業嘗到了“甜頭”,例如,沿此思路賺得缽滿盆滿的“喜洋洋與灰太狼”,早已成為載入教科書的案例。
但是,成功未必都可以復制,推出“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幕后集合了龐大、優秀的創意研發團隊,以動漫為推手,開拓兒童商業市場,擊中了中國文化市場的多個“軟肋”,試問,當下國內有多少企業具備這種實力?
當下,石獅童裝走過了創業初期的稚嫩階段,但在技術研發和創意設計方面,并沒有足以撐起行業大旗的優勢,還須不斷磨煉與積累。
穿與不穿,誰明孩子心
購買者與使用者的分離,是童裝與其他服裝的一個不同之處,由于購買者都是家長,使用者都是孩子,家長往往不了解孩子究竟喜歡什么,容易引發“子非魚”的尷尬。天真地以為動漫就能拴住孩子的審美視野,可能過于簡單,同時,如今動漫市場更新速度過快,喜新厭舊的孩子們可能過了今天就忘了昨天,如果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一些童裝企業的動漫形象很可能在短暫的時間里就變成“明日黃花”。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