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 帶給嬰童家居市場的連鎖反應
實木家具普遍提價20%
隨著2010年10月份CPI數據的出爐,不少忙著在年底入住新居的消費者在添置家具時也發現,實木家具較年初提價普遍在20%。聯邦家私集團區域經理盧燕瓊透露:家具從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漲價,普遍漲幅在5%-10%,高的甚至達20%。今年雖然沒有出現明顯漲幅,但暗地里漲價卻是普遍。
半年紅木家具普漲四成
經歷了2007年到2008年的大起大落,近年來收藏級紅木家具的價格逐步趨于理性,但這并不能阻止紅木家具價格的持續上漲。進入2010年以來,紅木家具價格連續上漲。據業內表示,收藏級別的紅木家具價格半年內上漲了40%左右,而且還有繼續漲下去的趨勢。
馮先生是一位古董鑒定家,他祖傳的一張清代黃花梨雕紋大床去年還標價500萬元,今年650萬都有人想買。“其實我不想賣,不過這件寶貝的價格一路見漲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床品“漲聲“不斷 再掀漲價風潮
床品漲價了!這是今年繼家具身價集體上漲后,家居行業內又一次大規模提價風潮。日前,批秋冬床品新款上市,不少消費者發現,原來1000元就能買到的中檔四件套,需要1100元-1200元才能買到。專家均指出,床品價格上調是行業普遍現象。
環保兒童家具價格漲
2009年以來,兒童家具普遍提價5%~10%,不少消費者很是感慨,一套兒童家具是否真要花萬把塊錢才能搞定?目前市場上近8成青少年兒童家具品牌已經提價,提價幅度從5%至10%不等。某嬰童品牌原價300多元的床頭柜,如今已漲到了400多元。
2010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加之半年來物價飛漲,家居行業上下游產業產品的不斷上漲,已經影響了民生。老百姓敏感的神經經受不起不斷攀升的價格曲線。家居賣場、經銷商自然成為消費者“攻擊”的要對象——罵商家,良心黑;但是,作為上游產業鏈的賣場,經銷商,生產商們真的如消費者所說黑心之至嗎?他們對此又有什么樣的解釋?
家具:木材原料銳減價格上漲
筆者從板材生產商處獲悉,板材價格上漲有多方面的原因。由于國家實施天然保護工程,對林區進行禁伐、限伐,使得適合制作家具的木材供應量減少,供需矛盾越來越明顯。據了解,吉林森工所轄的長白山林區枝椏材等木質原料的收購價,日前已上漲達40%之多。
除了木質原料價格上漲,化工原料如粘膠等也有較大幅度的漲價。此外,隨著農村人口結構變化導致的生產從業人員減少,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提升。生產成本的全面上漲,導致板材價格上漲也是在所難免。
伴隨著板材價格的節節攀升,木質家具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據了解,目前露水河刨花板作為國內主要的板材供應商,其價格的上漲成為板材整體調價的風向標。
吉林森工銷售公司總經理張志利介紹,今年露水河板材價格已于1月和6月兩次上調,素板每張單價上漲5元左右,飾面板則每平米上調5 元。他表示,年底可能會進一步上調價格,全年總體漲幅在10%左右。據悉,目前吉林森工已經開始對各代理商提高素板銷售價格,幅度高的為4元/張。
愛格等進口板材也加入了漲價潮流。據愛格木業董事長鐘紅文介紹,今年由于原材料價格和運輸費用的上漲,愛格板材年內已經三次漲價,累計幅度約為9%,明年上漲勢頭將維持在10%-15%。
家具賣場大佬各有對策
日前,博洛尼部分沙發類產品的零售價已經小幅上調2%-3%。曲美家具日前也計劃對板材和沙發等品類進行調價,漲幅約5%-10% 之間。意風家具雖然為保證銷量暫時不會調整價格,但目前執行的8.5折優惠年后或將調整為9折。珊嘉木業總經理張誠和圣象集團營銷總監王曉宇也表示,目前為了保證產品銷量暫不會考慮提高價格,但如果同行業內所有企業都面臨漲價,也必然會帶動企業跟隨調整價格。
家紡:棉花兩月漲價54%
從9月1日的1.3萬元/噸,到11月3日的接近2.8萬元/噸,短短兩個月時間,國內棉花價格仿佛坐上了過山車,累計漲幅高達54%。繼綠豆、白糖等大宗商品之后,棉花也被推入了非理想漲價的漩渦之中。
業內專家預計,2010~2011年全球棉花市場的供需缺口已經達到89萬噸。如果近期棉花供給不能有效增加,這種短缺形勢很可能持續到明年6月份。9月份以來,我國新一輪原料漲價風暴來勢洶洶,9月10日~10月25日,21S棉紗價格漲幅超過25%,家紡面料價格也上漲了 15%。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家紡企業正在面臨金融危機之后為嚴峻的考驗。
家紡企業難以承受之重
就國內市場而言,由于9月份以來的棉花漲價是在8月份的價格高位之上進行的,企業自身難以消化,必須相應調整產品價格,調價后產品的銷量肯定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情況。此外,由于原料漲價過猛,企業的秋冬兩季訂單及長期訂單嚴重受損,導致企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家飾:原材料飛漲
生產圣誕工藝品的義烏廠家老板訴苦:“今年柳條的價格比去年上漲了400%,像我們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從"微利"變成了"無利"。”
業內人士也直言:今年下半年榶膠的價格已經上漲了50%,真正的困難已經來臨,不僅是原材料漲價,各種能源價格也在飛漲。席卷整個南方的“柴油荒”使得榶膠價格更是有漲無跌。,榶膠的提煉是要用柴油來燒爐的,而在拉閘限電的背景下,現在浙江有些加油站就是"囤油賭漲",再加上工業用電也漲價了,這筆支出終還得由企業來承擔,下半年行業基本沒有利潤可言。
訂單多了 利潤卻降了
根據義烏市圣誕用品行業協會調研,各種販賣圣誕貼紙、雪花掛飾、各色彩球、光纖樹等圣誕禮品的批發攤位,11月卻已乏人問津。今年銷售額比去年增長20%-30%。但受累于成本危機,利潤率反而有所下降。
消費者怨聲載道,上游生產商也倍顯精力憔悴。終端消費者在應對商品價格上漲時,通常會以“縮減消費”、“尋找同類替代品”等方式。但是作為以生產為生廠家,要想順利度過難關,還消費市場一個正常和諧的環境,只有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方能化解危機——
家居企業生產商化解危機之法:
可考慮轉用新型材料
目前業內一些人士認為,家具企業想繼續發展,不妨考慮向竹材、藤材等新材料家具方向發展,這樣既可以保障原料來源,價格又不會經常波動。
例如,福建是我國竹子的重點產區,現有竹類19個屬近200種,竹林面積占有林地面積的12.4%。盡管竹材有自身的局限性,如直徑較小、尖削度大及結構不均勻,因此傳統的木材加工設備和工藝不能直接用于竹材加工。但是隨著新式加工工藝的誕生,通過技術改造,企業是可以生產出質優價廉的竹質家具的。
此外,藤藝家具作為一種非木材林產品在世界家具界都有很強的競爭優勢,本地企業也有藤藝家具的生產經驗,藤家具業的前景十分看好,利潤率也相當可觀。因此,以木材為原料的實力不強家具企業應該迅速轉型,這樣才能發現新的出路。
目前,家具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款式、風格、工藝等雷同,跟風、抄襲現象時有發生。
缺少創新,就缺少競爭力,產品價格在市場上自然就沒有“話語權”,只能隨行就市。因此,金柜整體家俬等定制家具企業提出的應對漲價的另一個招數就是:創新。比如推出新的風格、款式的家具,研究和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家具的附加值。
“這樣產品的價格雖然會比普通家具高一些,但消費者能夠接受,受市場影響就相對少了。”
提升品牌文化和產品附加值
原材料上漲是家紡產品上漲的終原因。業內人士呼吁盡快出臺抑制棉花價格上漲的政策措施,同時兼顧國內廣大棉農的利益,科學論證當前棉花價值的合理性。
同時,家紡協會也呼吁,時下家紡企業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不斷開發新產品,提升品牌文化和產品附加值,增強國際市場話語權和定價主動權,主動以高質量的產品贏得市場;另一方面,有效降低原料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重視終端和渠道建設,并且加快營銷模式創新。面對居高不下的原料成本,國內家紡企業尤其要大力實施研發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時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實現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
篇后語:作為弱勢群體的終端消費者需要一個良好的購物環境,家居產品價格穩定是保證消費者權益的基本要求。對于家居生產企業,面對原材料飛漲的現狀,除了企業通過“內部消化”、“提升產品附加值拓寬利潤空間”、“適當漲價”等措施來緩解市場提價危機外,家居行業相關部門更應該站出來,出臺有利的政策穩定各個環節產物鏈,還消費者,生產商一個優良的市場環境。
“物價上漲”猛于虎,消費者不能承受價格之重,家居企業同樣不堪重負。我們不愿看到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因為承受不了漲價浪潮的沖擊好不準備的被迫關門停產。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行業洗牌現象,而是物價危機導致的家居從業人員失業危機、行業順利發展危機等等,請相關部門三思。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