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廣交會隆重開幕 人民幣升值壓力考驗出口企業
今日(10月15日),有中國外貿“晴雨表”之稱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正式開幕。本次廣交會舉辦時間為10月15日至11月4日。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介紹說,本次出口展區的總展覽面積為111萬平方米,共有23098家中國境內企業參展,比上屆增加138家。
境外參展企業數排在前5名的來源地是:韓國105家,中國臺灣97家,中國香港58家,印度51家,馬來西亞42家。
值得關注的是,歐美地區企業參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從上屆的只有5個國家5家企業申請7個展位,大幅增加到本屆14個國家的32家企業,68個展位。
不僅如此,本屆進口展區次設立品牌展區,鼓勵發達國家品牌企業積極參展。
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9月出口增速已經連續5個月下降,并創6個月來新低。不過,諸多生產、貿易企業對“展”仍抱有很大信心。
佛山市瑞信無紡布有限公司外貿主管李經理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對廣交會的心理預期沒有降低,廣交會規模很大,采購商眾多,購買能力也都很強。
本屆廣交會將不再對展位費進行優惠,但寧波啟鑫光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于展位費及其他支出,更為看重對于企業品牌的打造,不會減少對廣交會的投入。
記者在本次廣交會網站上發現,很多企業的貿易對象不僅僅是歐美和日本,他們在東南亞、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也都有貿易交流。
自6月人民幣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接近3%。10月15日,美國財政部也將對是否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做出定論,廣交會召開恰逢人民幣升值預期高企,匯率將成為橫亙在出口企業面前一道大的難題。專家建議出口企業做好應對匯率市場較大波動的準備。
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從事加工貿易(如玩具加工、服裝加工出口企業等)和一般貿易的企業對匯率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主要從事加工貿易的瑞信無紡布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只做加工環節,原料進口也是用美元結算,所以沖擊并不大,公司已考慮略微提價。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建議,外貿企業要很好地把握匯率的風險;在報價和簽約時,要更好地控制成本預算,要留出3%~5%匯率升值的余地。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