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雙酚A” 好奶粉切莫搭上“毒奶瓶”
2007年3月,一則關于“5種進口暢銷奶瓶可能致”的消息被各大媒體轉載曝光后,一下就牽動了無數媽媽們敏感的神經,并一度成為媽媽們討論的熱點,奶瓶等幼兒喂養用品牽涉的“質量門”開始被大眾推開。當時曝光的新安怡、布朗博士、倍得適、Evenflo和嘉寶等5個品牌一下子就被媒體推到了“風口浪尖”,“雙酚A”作為熱點關鍵詞開始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報導的文章中,當時的專家聲稱此類奶瓶持續加熱后會有化學物質雙酚A析出,而雙酚A屬可能致物質,也可能導致肥胖、過度活躍、免疫系統失調、兒童性早熟等。
轉眼間幾年過去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FDA)終于也坐不住了,前不久又“舊案重提”,對外宣布用于食品包裝的塑料瓶中,所含有的雙酚A或許存在安全隱患,并將投入3000萬美元用于開展動物和人體試驗,在未來的18個月到2年之內就雙酚A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奶瓶可能會析出“雙酚A”,而“雙酚A”對寶寶們又有怎樣的毒害作用呢?媽媽們要如何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為寶寶的健康安全護航呢?
媽媽疑問:究竟什么是“雙酚A”? 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www.epoxy-e.cn)專家介紹,雙酚A(Bisphenol,簡稱BPA),主要用于生產聚碳酸酯(PC)塑化產品,添加雙酚A可以使塑料產品具有無色透明、耐用、輕巧和突出的防沖擊性等特性,目前有部分嬰兒奶瓶、兒童玩具添加了雙酚A。
雙酚A類似雌激素是一種環境荷爾蒙,2007年美國有38名科學家在生殖毒物學網站中指稱,塑膠制品中析出的雙酚A,可能導致人類生殖道器官病變,嬰兒和胚胎尤其可能受到危害。對人體有害或證據不足?部分研究發現雙酚A對動物產生有害作用,但美國的衛生官員仍然認為,目前尚沒有證據足以表明雙酚A對人體有危害。
美國FDA副局長約翰•沙夫斯泰因博士(Joshua Sharfstein),在前不久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我們認為它是不安全的,我們將加強對它的監管。”其實在美國雙酚A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激烈爭論,代表制造和使用雙酚A公司的美國化學理事會(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發表聲明說,雙酚A是安全的,同時贊揚衛生部門認定沒有證據表明它對人體有危害,但也表示我們感到失望,衛生部門提出的建議可能會讓消費者有所擔心,并且這些建議不是很合理。聚碳酸酯(PC)塑料在嬰兒奶瓶等商品的制造中非常有用,因為它具有耐用、輕巧和防摔等特性,如果沒有雙酚A奶瓶就無法具備這些特性。
除用于制造硬塑料外,它還用于制造食品袋和飲料瓶。而且補牙和修牙時用作臼齒咀嚼面的加封層中也含有這種成分,其中還包括用來防止兒童齲齒的一些加封層。目前雙酚A仍被廣泛使用。如何識別“雙酚A”奶瓶? 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www.epoxy-e.cn)專家介紹,盡管FDA的研究報告還沒有出來,“雙酚A”安全與否也未能說清。但是,中國有句古話叫防范于未然,寶寶的健康問題可不能在或有或無的危險中徘徊猶豫。
細心的媽媽們很容易就發現,平時我們經常飲用后的礦泉水瓶,只要將它翻轉倒置,可以在瓶子的底部發現一個三角形符號,三角形里面有“1”的數字,這個編號就代表了一種塑料容器,“1”就是代表礦泉水瓶的制作原料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這個與我們平時使用身份證的道理是一樣的。
那么“雙酚A”密切相連的聚碳酸酯塑料(PC),就是“7號”塑料瓶。所以媽媽們只要將寶寶的奶瓶翻轉倒置,仔細觀察底部的數字,您就可以輕松辨別寶寶目前使用的奶瓶,是否是可能會暴露雙酚A的“7號”聚碳酸酯(PC)塑化產品。
如果您的寶寶目前在使用的奶瓶正是“7號”聚碳酸酯(PC)塑化產品,請媽媽們也不要過分擔心,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www.epoxy-e.cn)專家,教您可通過下列方法減少危害的發生:
1、使用時請勿加熱;
2、盡量不用或少用烘碗機或洗碗機清洗容器;
3、避免容器在陽光下直射;次使用前請用小蘇打粉(碳酸氫鈉),加溫水清洗在室溫中自然晾干,因為雙酚A會在次使用與長期使用時釋出較多;
4、如果容器有任何摔傷或破損建議停止使用,因為塑料制品表面如果有細微的坑紋容易藏細菌;
5、避免反復使用已經老化的塑料器具。如果你仍擔心塑料產品在高溫下會帶給人體傷害,那么建議好別用它裝高溫液體,改用陶瓷、鋼杯、玻璃杯等其他材料的容器來盛裝,這樣不僅可減少對人體的傷害,還能因減少使用石油化學產品,讓環境更加美好。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