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鞋童裝市場步入“品牌真空期”
經過專業的分析與調研,消費潛力巨大的中國兒童產業市場,已明顯從數量消費轉向品牌消費,中國目前已步入兒童品牌真空期。這是本周一包括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田濤、朗濤品牌咨詢公司品牌策略總監梁嘉敏、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副院長張樹庭和福建格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建河等多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對2010年兒童產業的普遍看法。
童裝消費趨向品牌化,近年來,隨著家庭收入的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逐步達到小康水平,國內兒童服飾市場的消費需求逐步由滿足基本生活的實用型轉向追求美觀的時尚型,潮流化、品牌化需求日漸形成。
“兒童服飾行業呈現碎片化競爭格局,目前仍處于跑馬圈地的‘戰國’時期。處在成長、整合進程中,缺少真正意義上的大品牌,而大品牌的缺失正是機會所在。”優楊傳媒集團董事長鐘小秋認為,當一個行業還處于品牌發展的起步階段,品牌建設的成本相對較低,品牌傳播更容易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依國外以及成熟行業的發展規律來看,童裝、童鞋行業一定會出現自己的大品牌,未來品牌建設的門檻將大幅提高。她說:“現階段是企業和品牌有機會發展壯大的時機。抓住機遇,做好品牌建設,是童裝、童鞋行業的當務之急。”
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與兒童用品消費觀念的轉變,童裝、童鞋行業發展逐步由產品競爭轉向品牌競爭。如何在整體經濟形勢回暖向好的環境中把握發展機會、提升自身品牌的影響力與時尚份額,對于童裝、童鞋企業至關重要。
“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會分辨出并且要求一些特定的品牌,可以這么說,成功的品牌就等于品類的代名詞。品牌不只是一個圖標,而是一個總體的體現,在建立品牌時應該有效地細分市場和品牌風格,而在塑造品牌的時候,品牌內涵與品牌共識是我們企業所應該強調的。品牌的建設驅動了品牌的成功,這需要依靠優秀的產品與服務、完善的渠道、廣泛的傳播以及人的銷售與購買行為。”朗濤品牌咨詢公司品牌策略總監梁嘉敏認為。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