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急性胰腺炎發生率比常人高三成
孕婦體內環境變化大 胰腺炎發病率高于常人
近日,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收治了一名年僅17歲、懷孕34周的孕婦。因為腹瀉兩天、上腹部疼痛、嘔吐,她曾到一家基層醫院就診,被懷疑有早產的危險,使用了保胎藥治療卻不見好轉。在廣醫三院,醫生檢查發現其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嚴重超標,結合其癥狀診斷其為妊娠合并胰腺炎,馬上將其送入ICU治療。
急性胰腺炎被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產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李映桃稱為是具有“假日性”的疾病,因為每到春節、國慶等節假日,肝膽外科的醫生們都要準備“迎接”因暴飲暴食而誘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然而,孕婦急性胰腺炎的發生率會比一般人群高出30%,而且并不一定和暴飲暴食有直接的關系。這是為什么呢?
膽固醇沉積形成膽結石
原來,懷孕期女性的整個體內環境會經歷一系列變化:雌激素增加會使血液和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增高,孕激素增加使膽道張力下降、膽囊排空時間延長,造成膽汁淤積;到了懷孕后期,子宮還會壓迫膽道,使膽汁的分泌活動不暢,這些變化都可能使膽固醇沉積形成膽結石,堵住膽汁的“去路”,使膽汁逆流到胰管,又進一步造成胰液不暢,誘發胰腺炎。
另一方面,在多種激素的共同影響下,懷孕期女性體內的物質代謝會不同以往,出現高脂血癥,也即通常所說的高血脂,加上一些準媽媽擔心寶寶營養不夠,忽略了營養均衡,攝入了過量的高蛋白和高脂肪,使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水平顯著上升,到懷孕后期更是達到高峰,加重了肝、膽、胰臟的負擔,同樣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
發病隱蔽 易被誤診為臨產
即使對普通人來說,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也達15%~30%,孕婦得了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更是常人的兩倍,即使孕婦的急性胰腺炎僅屬于輕癥,多數都要進入ICU治療,因為輕癥急性胰腺炎也有可能在懷孕后期或產褥期逐漸發展為重癥,或者出現呼吸障礙休克、肝腎功能障礙等并發癥,胎盤早剝、死胎或早產風險顯著上升。
更危險的是,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隱蔽,沒有具特征性的臨床表現,患者多數只會感到惡心、嘔吐、上腹痛等癥狀,容易被當成是慢性胃炎、膽囊結石等疾病。再者,胰腺本來就是腹膜后器官,女性懷孕時子宮張大、腹膜一撐開,胰腺和腹膜的距離隔得更遠,發生胰腺炎時孕婦可能只會感到腰背部的帶狀疼痛,更容易和孕婦常有的腰部酸痛混淆。因此,孕婦得胰腺炎的誤診率達到30%~60%,一些患者會被當做是早產、臨產等產科癥狀,延誤了治療時機。
- 分享到:
- 更多>>